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我国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的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全局出发的区域经济研究,仍需进一步的深入。在巨大的发展与进步面前,由于发展基础、经济与技术条件,特别是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区域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深刻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区域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理论框架和评估体系与方法,并据此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在以下方面有较为显著的创新: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原则,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其对可持续性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科学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思。提出为实现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应调整原有的地区发展政策,实际操作的全面反映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和进程的科学的指标体系。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社会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和教育子系统等六大子系统。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由多指标综合评价而定。该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本文在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和准确的评估的基础上,从人口、资源、生态、经济结构、科教、省内发展不平衡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对于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大北京圈的建设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研究体系上具有系统性、研究观点上具有创新性、研究手段上具有科学性、研究成果上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