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散结汤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痰瘀互结型) OCT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又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危及视功能的眼底黄斑病变,并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退行性致盲眼病。患者多在 45 岁以上,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进行性损害视力,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是我国和西方国家老年人致盲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ARMD的病因尚不清楚,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的不同分为两型:萎缩型(或非渗出性,或干性型)和渗出型(或湿性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伴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其发病率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祖国医学书籍中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无专门论述,随着对其研究的增多,日渐认识到其病因的多重性、病机的复杂性和治疗的困难性等特点。因此,早期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阻止或延缓病变的发展,是当今眼科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的:通过观察活络散结汤对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痰瘀互结型)患者治疗前后OCT的改变,验证活络散结汤的临床疗效,探讨该药治疗渗出性ARMD的机理并为该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瘀互结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7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6只眼),以活络通瘀、祛湿化痰方药为主的活络散结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34只眼),口服维生素C、E及肌苷片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CT的变化。   结果:①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30例中,总有效率为 4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眼底黄斑部 OCT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38.2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3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两组中心视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22%,对照组为 41.1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两组视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44.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⑥两组眼底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1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活络散结汤对痰瘀互结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在眼底黄斑区直径为 5.92mm 内病灶处厚度的变化等方面较西药对照组疗效更为确切。表明活络散结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良方。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以电针疗法为干预方式,以结肠超微结构和GAL(甘丙肽)含量的变化为检测指标,通过选用不同单穴的方法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大鼠进行治疗的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单穴对功能性便秘
目的:通过对照电针与药物普芦卡必利治疗气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不同,探讨针灸治疗气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优势。  方法:本研究进行随机分组单盲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