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随着各国和各地区之间频繁的交流和密切的交往,FDI作为资金流动的主要形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外资过程中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领域以及东道国的环境规制大小的不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会对东道国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投资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学者不断地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用外资额不断增长,外商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无疑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缺口,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外商直接投资就像一把双刃剑,随着其不断的引进,日益显现出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近年来,京津冀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功不可没。然而随着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空气污染、能源减少、水资源紧张等环境问题也日趋凸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研究京津冀环境污染的加重是否与京津冀利用外资有所关联,或者说外商直接投资是否直接加剧了该区域的环境问题。文章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京津冀2000-2014年利用外资规模及其产业分布、京津冀2000-2014年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投资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接着利用2000-2014年京津冀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工业“三废”排放量数据来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剖析京津冀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战略中的环境改善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框架,同时对国内外对于此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如环境质量与环境质量函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污染避难所”假说等,奠定全篇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以图表形式的统计分析。介绍京津冀2000-2014年15年间利用外资的规模及其产业分布、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投资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接下来的实证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第四部分是实证部分。利用京津冀2000-2014年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工业“三废”排放量(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构建计量模型,用现实直观的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京津冀环境的影响。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对今后京津冀三省市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提出自己的建议:修正传统引资标准,树立绿色发展的引资理念;引导外资流向,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环境标准,实行联防联控;强化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提倡公众参与。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包括论文的核心观点,研究工作的局限,以及未来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