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酮类和蒽醌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活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_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吲哚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活性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是细胞表面的一种G蛋白酶偶联受体,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有不同类型PARS的存在与表达,其生理功能非常广泛。蛋白酶激活受体目前有四个家族成员,即PAR1、PAR2、PAR3、PAR4。除了PAR2是胰酶受体,其他的三个都是凝血酶受体。人类血小板在PAR1和PAR4中表达,是抗血栓药物的重要靶点。由于PAR1受体对凝血酶的亲和力高于PAR4受体,PAR1抑制剂限制凝血酶的生成可能导致流血风险,但PAR4则会降低这种风险。目前还没有以PAR4位靶点的抗血栓药物出现,MS-986120是PAR4的抑制剂,处于临床二期实验阶段。本文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以PAR4为靶点,虚拟筛选出了几十个化合物,通过活性检测挑选出了抑制活性较好的吲哚酮类化合物PP260(P1),在此基础上我们从药物设计学和化学合成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了29个P1的衍生物,经过药理活性筛选,筛选出了四个抑制活性相对较好的抑制剂。我们同时初步探讨了这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同时正在进行手性拆分的尝试,希望筛选出更理想的药物分子。第二部分蒽醌类化合物设计、合成和活性研究肿瘤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肿瘤转移的主要方式中,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肿瘤扩散方式。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淋巴结追踪器不仅可以标记淋巴结,而且可以杀死淋巴结清除残余肿瘤细胞。由于蒽醌化合物匹杉琼具有深蓝色和抗肿瘤活性的特点,因此选择匹杉琼作为淋巴结示踪剂。本文通过设计合成了7种匹杉琼相关的盐,并优化了合成工艺路线。并根据其理想的颗粒形状筛选出了有望成为新一代淋巴示踪剂的匹杉琼硫酸盐。
其他文献
轻量化已经成为近年来世界汽车行业发展的潮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推广对汽车轻量化更是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铁基粉末材料是汽车粉末冶金零件使用最广泛的材料,提高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力学性能对于汽车的轻量化有重要的意义。石墨烯目前被认为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体。考虑到Fe是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且与石墨烯间存在着较大的密度差。因此,论文通过制定合适的化学镀铜工艺对石墨烯表面进行了改性,研究了化学镀铜工艺及
近年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行车密度和客流量逐年提高,运营安全性也逐渐受人关注。运营安全性与线路的状态有着直接关系,而线路状态包括轨道状态和接触网状态。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封闭、行车密度高、客流量大等特点,借助公铁两用车平台,搭建了一套网检与轨检一体的检测方案,这个方案不仅结合了公铁两用车在城市轨道中机动灵活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网轨检一体化检测,极大地节约了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本文首先介绍
经典的删除关键边的网络阻塞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K关键边问题即删除网络中最多K条边,使得网络的某些性能变得尽可能差(如使最短路的长度尽可能大);第二种是关键边阻
CdSe量子点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半峰宽窄、稳定性高、合成工艺成熟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量子点之一。基于CdSe量子点的电致发光器件在实验室中各项参数接近商用水平,但器件内部电荷注入不平衡,器件效率不高等阻碍了其商业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针对CdSe量子点的电致发光器件应用,从量子点配体角度入手,使用非原位的配体交换技术,用短链的6-巯基己醇代替传统的长链油胺配体,获得了醇溶性的量子点材料
纯有机三线态发光材料在安全防护、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光动力学疗法、温度检测、数据存储以及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研究和调控其三线态发光性质是当前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能提供有效系间窜越(ISC)过程的有机发光材料,通常含有羰基(C=O)、杂原子等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明显的三线态发光性质,这为我们设计具有三线态发光性质的材料提供了思路。此外,在分子中引入具有大量旋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车辆部件识别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技术,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车辆部件识别旨在通过自动化手段识别出每种车辆部件的子类别,该技术可应用在车辆的车牌号无法被识别或需要相机自动识别车辆的某个型号的场景中。现阶段常见的车辆部件识别算法通常将各类部件的识别看成是独立的分类任务。然而,该方式忽略了不同识别任务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通
近年来,由 Hans Bethe 和 Edwin Salpeter 所命名的 Bethe-Salpeter 方程,广泛地应用于量子物理、量子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在多体物理学中,两粒子集体激发通常由两粒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碳资源为主,且煤制合成气技术已经得到了工业化的应用,而以合成气为原料制备的低碳醇可以直接作为化工产品,也可用作化工原料或汽油添加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开展煤基合成气制备低碳醇的研究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u-Fe基催化剂为研究基础,分别探究了助剂(Ni、Ce、Cr)、制备方法及载体对Cu-Fe基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的物理结构通过
由于铁路运输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通用性好、安全可靠、准点率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成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自2003年我国开通第一条高铁以来,高铁建设在全国各地正蓬勃开展。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城际交通的快速发展,在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其产生的噪声问题正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
近年来,我国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其普遍存在着上覆土厚度浅、高水压等不利情况,经常会面临着开挖面坍塌以及进水渗漏等风险,使得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极难控制。因此,对高水压条件下的盾构隧道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中东庄站会展中心站的下穿滹沱河段工程实例,以理论分析、数值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为研究手段,研究了在高水压条件下砂质土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