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在如今的“双碳”大背景下,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的产业振兴之路,要求稳控良好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而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不仅对农业生产环境有着直接影响,还关系到农村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激发农户内在动机,转变农户生产理念,进而在农业政策支持下,形成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基于此,研究围绕茶农生产行为,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认知行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在如今的“双碳”大背景下,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的产业振兴之路,要求稳控良好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而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不仅对农业生产环境有着直接影响,还关系到农村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激发农户内在动机,转变农户生产理念,进而在农业政策支持下,形成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基于此,研究围绕茶农生产行为,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首先通过梳理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政策认知、农户亲环境生产、认知行为等相关文献,界定了政策认知、亲环境生产、农户行为等相关概念;其次,研究结合当前与农户息息相关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内容,以福建省茶叶主产区农户为例,根据调查区域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福建茶叶农户绿色发展的政策实施效果;最后通过福建省茶叶主产区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变量关系,分析讨论农户政策认知、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农户亲环境行为意愿以及亲环境生产行为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实证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对福建省茶叶农户生产的影响,解释了绿色发展政策认知对农户亲环境生产行为的影响路径,并具体研究了政策认知对农户行为意向所涉及到的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等中介变量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关于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引导农户亲环境生产行为的对策与建议,为其他地区农业亲环境生产推动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于政府引导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感染食源性病原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是引起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但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催生了“超级细菌”的出现。为减少抗菌药物的副作用,更好地应对细菌感染,已经提出了许多杀菌策略,例如光热,光催化,纳米递送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然而,具有上述杀菌策略的抗菌材料
茶产业是安溪县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安溪县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退茶还林还耕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善茶产地的生态环境;推进茶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质量兴茶,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粮食稳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溪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很多显著成绩。但是安溪茶产业仍然存在过度开垦茶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产能过剩、茶园生态环境恶化、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被破坏以及粮食产
随着品牌价值的日益增长,地理标志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产业的金字招牌。截止到2021年,福建省获得“地理标志”的乌龙茶有16个,目前已形成了以武夷山市为中心的闽北乌龙茶区和以安溪县为中心的闽南乌龙茶区。在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认证和使用得到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消费者——作为购买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主体,其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能否走的长远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获得“地理标志”的
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依托大量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探讨服务物联网产业链人才培养的专业群建设路径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依托物联网产业链应用层相关技术设置专业群;其次调研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相关企业获取岗位群,分析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对比“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要求,选取专业群对应的“X”证书群;最后以“X”证书群为纽带,加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置换机制的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现代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活性物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姜黄素是一种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功能的活性物质,但其稳定性低、水溶性差、易降解、体内生物利用度低等诸多实际问题阻碍了其应用。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的食品递送载体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蛋白质、多酚、多糖等食品生物大分子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具有强化食品体系的稳定性和功能性的重要作用。酶具有绿色无毒、高
沙棘籽粕是沙棘果提炼完油脂之后的废弃料,其中所含蛋白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但目前沙棘籽粕主要被用作饲料,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此外,高血压也是当今困扰多数人的疾病,严重时可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食源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是治疗高血压病症的新方法,目前,常见的植物蛋白源ACE抑制肽多从米糠、南瓜籽、杏仁等植物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目前已发现20多种,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易污染玉米、花生、调味品等农产品及其制品,严重危害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威胁消费者健康,给我国农业经济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建立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是防止其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免疫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快速、不受场所影响等优点,适合黄曲霉毒素的现场高通量筛检。黄曲霉毒素是小分子化合物,
福建省茶叶产量位居中国前列,茶产业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的威胁一直是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茶小绿叶蝉是茶园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暴发严重时会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引起茶农产生焦虑、担心等情绪和反应。茶小绿叶蝉暴发成灾对茶农来说是一种风险事件,茶农对茶小绿叶蝉灾害的风险感知会在无形中影响其防控行为,进而影响防控效果。因此,对茶农的风险感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路径,生产要素的集中促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对农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2021年我国开始步入减贫防止返贫阶段,要严守脱贫成果,农民的收入问题无疑将会持续受到关注。已有的文献和数据来看,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减贫效果显著,从整体上来说可以有效帮助农民减贫,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民返贫。虽然我国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收入方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利于推动短期、外生型的产业扶贫向长效、内生型的产业振兴转变,实现产业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等政策文件多次指出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动产业融合,构建能够体现地域特色与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业农村领域更加显著,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特色农业产业存在起步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