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弧氧化等离子体放电对镁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play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弧氧化过程中等离子体放电对金属基体应力的影响是降低金属基体疲劳性能的本质原因,但等离子体放电的累积能量和最大弧光微区能量是由电源负载特性控制的。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不同电源负载特性下陶瓷层生长时弧光放电的累积热效应及最大弧光微区能量,采用升降法研究对应试样的疲劳性能,结合微弧氧化处理后镁基体平均残余拉应力值的改变及分布状态,探讨了不同电源负载特性下等离子体放电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试样疲劳性能的作用机制,为改善微弧氧化对金属基体疲劳性能的工艺选择提出依据和实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电源负载特性下制备20μm陶瓷层时,两组试样上等离子体放电能量、金属基体残余拉应力增量和膜基界面处粗糙程度、对应试样的疲劳性能都有明显差异。其中基体为轧制态镁合金的是第一组试样,等离子体放电累积能量和最大微区能量相差21.5%和91.4%,金属基体上残余拉应力的增量和应力分散度分别相差14.4%和52.2%,对应的试样疲劳极限相差9.9%;基体为喷丸处理镁合金的是第二组试样,等离子体放电累积能量和最大微区能量相差44.3%和14.1%,金属基体上残余拉应力的增量和应力分散度分别相差38.3%和44.2%,对应的试样疲劳极限相差8.5%。电源负载特性影响等离子体放电能量,其中累积能量和最大微区弧光能量分别影响镁基体上残余拉应力的增量和膜基界面粗糙程度。微弧氧化过程中等离子体放电累积能量越大,金属基体上残余拉应力的增量越大,疲劳极限越低。微区放电能量越大,膜基界面的粗糙程度及应力分散度越大,疲劳极限越低;负载特性相同时,金属基体表面的粗糙度会放大等离子体放电带来的膜基界面起伏程度,试样的疲劳极限也不同。当金属基体粗糙度从1.5μm增加至10μm,试样的疲劳极限从81.699MPa降低至72.033MPa,相差11.83%。
其他文献
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是等离子微区放电能量逐渐增大而陶瓷层的致密性逐渐下降的过程。本文研究了陶瓷层生长过程中微区放电能量与陶瓷层致密性的对应关系、相同厚度不同致密性陶瓷层的制备、双极性负向脉冲电压对陶瓷层生长时最大微区放电能量的影响,探讨了微区放电能量对陶瓷层致密性的作用机制及致密陶瓷层生长工艺的调控依据,为解决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绝缘和导热的矛盾提供了可行途径。研究结果如下:微弧氧化不同阶段试样表面
随着社会以及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单一金属材料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这导致各领域对于材料使用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铁材料作为如今工业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低合金钢在其使用中的占比高达30%左右,然而低合金钢的服役环境与使用寿命不合理的矛盾则尤为值得关注。目前,表面工程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现状,Inconel 625拥有出色的高温性能以及卓越的抗腐蚀、抗老化能力,同时可在600
错齿BTA深孔钻振动钻削技术以其断屑可靠、排屑顺畅、钻削力小、加工精度高和刀具寿命长等优势,在深孔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深孔振动钻削机理的复杂性以及加工条件的多样性,实际加工过程中刀具系统受到各种复杂环境的影响,导致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极其复杂,进而对孔的加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准确的控制切屑和钻削力的大小以及预测刀具系统的径向振动等已成为深孔振动钻削加工中的热点和关键问题。本文以第三代
以高速干切削为代表的绿色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刀具涂层的宽温域使役性能,相较于作为刀具涂层而被广泛使用的传统金属氮化物涂层,多主元氮化物涂层具有更为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及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有望作为刀具保护涂层进一步提高刀具的宽温域使用性能。但目前有关多主元氮化物涂层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鲜有报道,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多靶顺序沉积的方式,通过改变氮气流量和基体偏压制备了(TiAlCrMoW)Nx多
随着航天、航空及汽车领域高端装备的发展,以及对轻量化构件的需求,具有高承载,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带内齿形复杂筒形件被广泛的应用于关键部件上。此类构件通常其形状复杂,齿形数多、尺寸精密,属于难成形结构,采用传统的工艺成形,存在材料利用率低、加工效率低、尺寸精度差等缺点,旋压成形技术作为局部连续加载的板体成形工艺。则为此类构件的成形制造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由于其整体结构形状复杂,旋压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
空气压缩机目前应用非常广泛,而缸体是空气压缩机的关键零件,铝合金由于质量轻、比强度高、易于加工成型已经全面取代了铸铁成为制造缸体的原料;然而使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缺陷与不足,铝合金由于表面硬度低、耐磨性能较差急需改善。通过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以改善铝合金的表面性能,拓宽铝合金的应用范围。本文以缸体用6061铝合金为基体材料,对其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溶液成分和正负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粗糙度、微
TA2-Q345复合板同时具备了钛的耐腐蚀性和钢的高强度,所以TA2-Q345复合板在压力容器中的用量逐年增加。压力容器都是在高温、高压甚至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工作,但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会直接影响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以及腐蚀性介质中的工作寿命。因此本文基于热弹塑性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TA2-Q345复合板在不同焊接工艺下焊接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获得TA2-Q345复合板
3D打印钛合金内流道零件已经越来越凸显出设计制造和结构性能方面的优势,但内流道表面抛光问题依然严峻。化学抛光装置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但抛光后金属表面易产生腐蚀且不能显著改善粗糙度。微磨料浆体射流抛光是一种潜在的复杂内流道抛光方法,物理磨抛力量强,但国际国内较少有系统的研究和科学报道。本文首先对化学和微磨料浆体射流抛光进行独立研究,揭示两种抛光方式的优缺点,结合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创新提出针对3D打印
高硅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高耐磨、高导热及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异性能,与铝合金缸体和活塞的相容性好,查阅文献资料有喷射沉积技术制备高硅铝合金缸套的相关报导,但由于其工艺流程非常复杂,且生产效率低下,制备成本较高。基于高硅铝合金作为表面耐磨层的开发,本文采用内孔超音速等离子喷涂高硅铝涂层对缸体内壁实现耐磨强化,以替代缸套的作用,实现发动机的轻量化。本文首先对内孔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探索总气
钨及其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大、高温强度好、弹性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事、核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工业的“牙齿”。然而,在某些实际应用中,钨及其合金的性能或寿命受到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限制,在表面制备硬质防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工作利用间隙原子渗碳法在钨表面制备了 WC硬质层。选择高碳钢作为提供间隙碳原子的碳源,间隙碳原子扩散到钨基体中,形成碳化物硬质层。针对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