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于锚定效应与测量估计的研究进行回顾与评价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在传统锚定范式与基本锚定范式下,不同锚值、不同任务类型对四、六、八年级学生测量估计能力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任务难度水平下学生测量估计能力的发展特点。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采用自编的测量估计题目,分别采用两种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以四、六、八年级120名学生作为被试展开研究。研究由两部分构成:研究一为传统锚定范式,采用2(锚值类型:高锚、低锚)×3(年级:四、六、八年级)×2(任务类型:长度、面积)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锚值类型、任务类型下难度的简单水平与复杂水平对于测量估计的影响;研究二为基本锚定范式,实验设计同研究一。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四、六、八年级学生测量估计中存在锚定效应,高锚值引发较高的测量估计值,低锚值引发较低的测量估计值。(2)四、六、八年级学生测量估计能力在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显著,测量估计的反应时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小,测量估计的百分误差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降低。(3)四、六、八年级学生测量估计能力在不同任务类型之间差异显著。传统锚定与基本锚定范式下,面积测量估计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长度测量估计的反应时。传统锚定范式下,高锚值类型下长度测量估计的百分误差显著大于面积测量估计的百分误差,低锚值类型下面积测量估计的百分误差显著大于长度测量估计的百分误差。基本锚定范式下,面积测量估计的百分误差显著大于长度测量估计的百分误差。(4)四、六、八年级学生测量估计能力在不同任务难度水平之间差异显著。总体来看,复杂水平的反应时长于简单水平的反应时,复杂水平的百分误差大于简单水平的百分误差。(5)四、六、八年级学生测量估计能力在传统锚定范式与基本锚定范式下差异显著,前者优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