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竹材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生长速度快、产量丰富的纤维素原料,在经过预处理纯化后的竹纤维素可应用于纺织、抗菌等行业。而传统预处理方式较复杂、纯化使用的试剂造成环境污染。本研究选择一种温和的氧化剂过硫酸铵(APS)对竹材原料进行氧化预处理,探究了APS氧化预处理过程中不同条件下木素去除率和APS氧化浆的收率,并结合高频超声法制备了竹纳米纤维素纤丝。另外以APS预处理后竹纤维为原料,经过两种不同工艺制备了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材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生长速度快、产量丰富的纤维素原料,在经过预处理纯化后的竹纤维素可应用于纺织、抗菌等行业。而传统预处理方式较复杂、纯化使用的试剂造成环境污染。本研究选择一种温和的氧化剂过硫酸铵(APS)对竹材原料进行氧化预处理,探究了APS氧化预处理过程中不同条件下木素去除率和APS氧化浆的收率,并结合高频超声法制备了竹纳米纤维素纤丝。另外以APS预处理后竹纤维为原料,经过两种不同工艺制备了天然纤维素气凝胶和再生纤维素气凝胶,并分析对比了两种气凝胶在吸附CO2性能方面的异同,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竹粉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明确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木质素含量分别为50.23%、16.32%、23.49%。利用APS为氧化剂对竹粉进行预处理,探究不同预处理条件下木素的降解及APS氧化浆的收率。结论为在反应温度70℃、固液比为1:50的条件下,木素除去率与APS浓度、反应时长正相关,而APS氧化浆收率则相反。即APS浓度为2mol/L,反应时长16h时,木素除去率可达到94%,APS氧化浆收率仅为38%。设计三因素正交实验优化APS氧化预处理反应条件。三因素选取为反应温度(60、70、80℃)、反应固液比(1:25、1:50、1:75)、APS浓度(1、1.5、2mol/L),设计9组实验,最终依据竹纳米纤维素纤丝的收率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固液比为1:50、APS溶液浓度为2mol/L。制备的竹纳米纤维素纤丝的结晶度为50.4%、平均直径在130nm、长径比为85.23、收率为54.2%。不同工艺制备的气凝胶的形貌和比表面积有着显著差异,进而影响着CO2的吸附能力。再生纤维素气凝胶微观形貌为丰富均一的孔结构交联,在比表面积为125.88m2/g时对CO2吸附量可达到6.8636mmol/g。而天然纤维素气凝胶微观结构为片层的银耳状结构,孔结构交联具有无序性,比表面积为35.56m2/g时对CO2吸附量可达到5.6818mmol/g。在吸附影响因素的选择上,分别探究了吸附平衡时间和温度(25、50、75℃)对吸附C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纤维素气凝胶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较短,两者可在600min之后达到吸附平衡。两种气凝胶的最佳吸附温度为25℃,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能力在下降。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频发,使小麦生育后期遭遇多次高温胁迫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开花期和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温度极为敏感,此时发生高温胁迫会对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应用的普及和日益深入,信息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培养新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桥梁性学科,也在新课标的修订和颁布之后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其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以及项目教学法的倡导是此次新课标的亮点。本研究将解决如何根据新课标将项目教学法与新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一《数据与计算》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设计合理的项目化教学方案从而促进教学。本研究通过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中例如Cd2+、Zn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愈发严重。吸附法由于其成本低、方便后续处理等诸多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有色、臭、有机和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小麦生产国。自1949年到2000年,我国育成推广了2000多个栽培品种,其中包括
冬枣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以其皮薄肉厚、果肉多汁味甜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优质的鲜食枣品种。冬枣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氨基酸、环磷酸腺苷(cAMP)、黄酮类化合物、糖类等活性成分。冬枣主要以鲜食为主,加工后的产品种类较少,因冬枣不易储藏极易腐坏变质,一些冬枣因品相不佳、需求量较少等原因而被剩余,因此对冬枣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或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使其得到充分地利用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热岛效应在内的热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水体作为城市下垫面中重要的“冷源”,对热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针对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城市整体为对象的较为宏观的层面,对城市建筑以及建筑群体空间形态与水体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较少。同时,在北方寒地城市中进行热环境的研究也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基于地域特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问
超声电机通过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和定转子摩擦运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驱动力矩。超声电机的寿命关系到电机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安全运行,对电机寿命的准确预测能够为超声电机的预测性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保证设备工作的长期稳定性。目前超声电机寿命方法大多集中于电机摩擦材料寿命的预测,缺乏对超声电机的整机寿命评估的研究。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立一种基于电机状态监测数据和IPSO-Elman神经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经济走集群化道路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物流产业势头也在迅猛增长,两者均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集群释放大量物流需求,区域物流承接农业产业集群向外辐射业务,起到枢纽作用。但目前,农业产业集群和区域物流仍存在交易费用过高、联结性不强等问题,影响其发展的持续性和延展性,两者之间产生协同需求,协同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同
近年来,我国煤炭的消耗量一直居高不下,煤矸石作为煤炭在开采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因其利用率低,大量煤矸石的堆放严重占用了我国的土地资源。为了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利用煤矸石按一定比例取代普通混凝土中来源紧张的原材料来制备新型建筑材料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众所周知,在外部约束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其核心混凝土也不易被环境等因素所影响,因此钢管与混凝土的结合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国内外
随着交通量的增大,混凝土结构承受的往复荷载越来越复杂,疲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钢纤维混凝土(简称:SFRC)具有较好的延性、抗裂能力、疲劳性能等,被广泛运用于路面、桥梁、轨道等交通工程建设中。但SFRC的研究历史较短,对其疲劳寿命、力学性能、疲劳裂纹等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因此,探明SFRC构件的疲劳性能、力学性能等特性,对扩大SFRC的工程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S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