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旅游行业中广泛应用,围绕网络诞生了大量的旅游社交平台,旅游者可以在平台上发表旅游经历,分享旅游体验,并由此生成旅游网络信息。这些以文本、图片等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包含了大量的旅游数字足迹,对潜在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选择造成很大影响。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梳理,借助网络技术爬虫技术采集游客网络游记和官方宣传文本,对二者的关注度与关注偏好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关注偏好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景区关注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游客与官方关注视角下桂林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系,对比游客网络游记中的景区共现效应及官方宣传文本中的景区共现效应,分析游客共现和官方共现差异的表现和原因,并借鉴管理学中的二维象限分析法将桂林A级景区划分为4个类型,从而使官方能够了解游客的旅游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营销宣传策略,使营销效果最佳。 研究发现,喀斯特旅游资源是游客关注偏好和共现偏好的核心所在;历史文化类和娱乐休闲类景区是官方关注偏好和共现偏好的核心所在;非热门景区是游客和官方关注偏好与共现偏好的一致性体现。根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营销策略:以数字足迹分析为依据,强化旅游平台建设;以精准营销为渠道,提高游客整体认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开展旅游网络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