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用水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每个市民不可或缺的食品。饮用水水质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还直接影响着城市居住和投资环境甚至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饮用水水质评价是水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准确评价水质现状,可以识别主要超标物质,为水厂处理提供相应的预警,指导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良,并指导相关部门采取一定措施,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水质评价方面的文献,在总结各种典型水质评价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某市2008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实测数据情况,选取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水质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该市饮用水水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本文共建立了三个水质评价分析模型,分别是出厂水、管网水质及用户端水质评价分析模型。经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本文所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是将水质指数法和加权平均法综合起来灵活应用,该评价法既能对参与评价的指标按类区别对待,又能使水质指标状况得到综合体现,且计算简单,结果可以具体打分值的形式表示,更能比较水质的优劣性。综合水质指数法在此次水质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2)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水质指数法建立了出厂水水质评价分析模型,并对这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在此研究中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过于理想,而综合水质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则相对更合理,能很好地反映出厂水水质的真实情况。综合水质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该市11个水厂出厂水水质一般为良的水平,少量为优,其中以Y1为水源的出厂水水质优于以Y2为水源的出厂水,评价结果与实际大致相符,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3)利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建立了管网水质评价分析模型。在出厂水水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对管网水质进行评价,并对出厂水评价结果在管网水质评价中所占的权重进行了讨论,得出在此例中出厂水权重取20%比较合理。管网水质评价结果显示:该市11个水厂管网水质都在良的水平,其中以Y1为水源的管网水质优于以Y2为水源的管网水,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说明该模型可行。 (4)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水质指数法建立了用户端水质评价分析模型。用层次分析法再结合综合水质指数法对7个用户端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7个用户端的水质相差不大,都处在良的水平,其中M1用户端的水质相对最好,M5用户端的水质相对最差,评价结果合理,说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 (5)某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良好,但仍存在着耗氧量超标、余氯范围控制不当、锰含量超标等问题,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水质改善建议。 本文在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城市饮用水水质评价做了初步的探索研究,此研究中综合水质指数法可操作性强,效果相对较好,且所建立的三个水质评价分析模型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当然,城市饮用水水质评价与分析方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需要水质研究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