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3557例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6年来种植修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资料,分析讨论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及其相关性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于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种植修复的病例,对其进行总结回顾分析,统计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各项指标,分析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以及各项相关性因素。结果:(1)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患者水平,共计299人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为8.4%;种植体水平,共计478颗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为7.6%。91例出现种植体周围早期感染,发病率为2.5%。(2)不同种植系统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3i(12.5%)、Osstem(13.3%)和其它(11.8%)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大于Straumann(3.1%)、Dentium(6.9%)和 Ankylos(4.8%),Straumann(3.1%)小于 Dentium(6.9%)和 NOBEL(6.9%),其余两两间无差。(3)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患者为≥5年回访患者,共计1557人,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共178人,发病率为11.3%。(4)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牙位统计:上前牙区(9.3%)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明显大于上后牙区(5.4%)、下前牙区(3.4%)和下后牙区(4.2%),其余两两间无差异。(5)不同附加手术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的差异,x2=13.088,P=0.070>0.05,说明不同附加手术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6)愈合时间1月为间隔,随着愈合时间增加,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总体趋势呈下降趋势。愈合时间段,3-6个月(17.9%)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明显大于6-9个月(4.3%)和9-12个月(5.2%)。(7)不同并发症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差异:失粘接(5.8%)、食物嵌塞(6.0%)和屏蔽膜暴露(5.2%)后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基台螺丝松动(33.1%)、冠固位螺丝松动(30.6%)、冠边缘不密合(78.9%)和基台螺丝折断(28.1%),冠边缘不密合(78.9%)发生后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最高。(8)26颗(5.4%)种植体因周围炎而导致失败,453颗(94.8%)种植体经过临床的治疗干预,种植体周围炎得到控制。结论:(1)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患者水平8.4%;种植体水平7.6%,种植修复后5年以上病例,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为11.3%。(2)不同种植系统发病率不同,可能同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机械加工精度及颈部外形设计相关。本研究中Straumann系统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最低(3.1%);Osstem系统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最高(13.3%)。(3)上前牙区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最高;附加骨增量手术方式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无影响;修复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愈合时间可降低周围炎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