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施工仿真分析与控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是一种结构受力合理、外形美观、新颖的结构体系。它在近几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拱、梁组合的超静定结构体系,结构内力较一般桥梁体系复杂,恒载内力状态具有多样性,结构变形状态呈非线性,施工过程与成桥状态具有相关性,特别是在施工阶段结构体系的不断转换,必然给桥梁结构带来较复杂的内力和位移变化,这些特点使得这种桥的施工控制与仿真分析成为突出的研究课题。大多数的仿真软件是以平面或者是空间梁单元来模拟桥梁,而且针对施工过程的专用性不强。桥梁的计算分析多年来一直停留在平面分析上,即使做空间分析也只是局部做。本文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无锡滨湖路运河大桥的施工监控实践,围绕着大跨径梁拱组合体系桥梁施工模拟计算与控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计算研究。 首先,本文介绍了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的施工仿真分析的研究现状以及施工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施工仿真分析计算影响因素;重点对应用大型通用计算程序ANSYS实现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所涉及到的结构非线性、施工过程模拟、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效应、施工荷载和吊杆张拉力的模拟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其次,以无锡滨湖路运河大桥施工过程仿真计算为背景,用实体单元来模拟混凝土、用空间杆单元来模拟三向预应力钢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正装计算,实现了对施工过程的空间仿真分析;并对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进行吊杆张拉过程仿真分析研究,提出最优化的张拉顺序。 最后,通过桥梁的施工仿真分析对该桥实施施工控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并和桥梁博士计算结果、部分实测结果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1)该计算结果是正确合理的,可以用于工程实践;(2)通过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可以得到任意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这对了解处于复杂受力状态下的箱梁各处的应力状况是很有意义的;(3)同时也说明该课题成果是有效和实用的,可以为现阶段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自行研制的接触冲刷仪和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接触冲刷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砂砾石层与粘性土层接触冲刷临界比降的影响因素及接触冲刷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对接触
本文以《营造法式》中的二等材和六等材木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绘图软件SolidWorks2012绘制出二、六等材的单柱模型、平面梁柱构架模型和平面梁柱斗构架模型,并使用有限元软
近十几年来,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塑料(FRP)作为一种补强加固材料,由于其轻质高强、耐久性好、易于裁剪、便于施工等诸多优点,在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中得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水电资源大开发及深部矿井资源开采,大批地铁隧道、水工隧洞及矿山井巷工程投入建设。地下工程修建过程中,经常穿越地形、地貌及地质条
本论文结合罗书学教授主持的“支挡结构可靠度研究”科研项目部分内容要求来开展的。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机械化开挖方式的广泛使用,预加固桩这种边坡预处理方式也随之应用。
威金斯干式储气柜为一复杂壳体结构,是典型的空间受力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要求。传统意义上的静力法和反应谱法对空间受力体系的抗震研究不能准
工程结构抗震减震是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结构隔震分析研究,是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1053)的课题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层混凝土基础隔震结
建立了杆系机构的精确运动控制方程。杆系的可动性在数学上被抽象为满足运动连续性前提下的控制方程非零解的存在性判别问题。理论上说明了平衡矩阵准则中的机构位移模态数大于零仅是杆系可动性判别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充分。基于对协调方程的高阶项分析,指出如果一阶机构变形的残余伸长量与自应力模态构成的向量空间正交,则可动性条件必然满足。证明了线性协调矩阵的零奇异值与机构位移模态的等效关系,解释了其可作为运动分岔点跟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开挖的数目越来越多,开挖条件也互不相同,主要可分为平衡开挖和不平衡开挖两种。基坑的不平衡开挖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由于周边环境堆载的不同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