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转移印花技术随着人们对DIY的喜爱逐渐被普通家庭所应用,热转移纸作为转移印花技术的中间载体,直接决定转印质量的优劣。目前国产热转印纸张普遍存在以下缺陷:纸张尺寸稳定性差、油墨转移效率低、转印后图像保真性差、转印后图像保持时间长,而国外热转移纸张有优异的转印性能效果,但是价格较高。因此解决国产热转印纸存在的缺陷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原纸的选择、纸张的涂布、纸张的涂层结构及各涂层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制备深色热转印纸的条件,将热转印纸分为原纸、防粘层、转移层、油墨吸收层,每个涂布层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热转印纸的转移层和油墨吸收层的结构和印刷性能,得出以下结论。1本实验选择化学浆和机械浆各占50%、定量为130 g/m2的原纸作为深色热转印纸的原纸,对原纸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使纸张发生极化,易于进行多次涂布。2将纸张用3 g/m2的PVA进行底涂,以便涂布防粘层,防粘层以90%的硅酮防粘剂做主要组分,加入总量为10%的催化剂、固化剂和交联剂作为辅助助剂,增强防粘剂的防粘性能。通过对防粘剂防粘机理的探讨,最终以防粘剂的总涂布量为4 g/m2,固化温度为150℃,时间为35分钟使防粘层固化完全,达到最佳性能。3通过对转移层的性能和转移机理的探讨,选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以3:7的比例作为转移层组分,涂布量为8 g/m2,转印温度不低于150°C,此时转移层的转移率为94.7%,SEM图表明此时转移层的层间结构致密,耐磨性好。4油墨吸收层的总涂布量为35 g/m2,相对于添加100份的颜料,胶粘剂的添加量为25份,以聚乙烯醇和羧基丁苯胶乳以6:4的比例作为胶粘剂的最佳比,通过红外对比分析和油墨吸收机理探讨,选择HP1055和纳米SiO2以7:3的比例作为颜料组分,微量助剂分散剂和固色剂添加量分别为颜料的1%和2%。油墨吸收层SEM图表明,在160°C时涂层可将94.1%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转移效率高。5将实验室研制热转印纸与国内高档热转印纸张在性能、成分和表观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室自制的热转印纸纸张尺寸稳定性好,对油墨转吸收性好、转印效率高,转印后图像还原性和保真性高,转印机理表明实验室自制热转印纸转印性能和效果更优异,转印后的图像保持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