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甚至已经实现了城市户籍的转变。当户籍制度的藩篱破除之后,在此背景下农转非居民的城市生活又将何去何从?毕竟,农转非不简单是户籍身份的转换,而应是全方位持续同城市社会进行适应与融合的过程。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1)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关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初期,而较少关注实现户籍转化之后的社会融合状况;(2)对农转非居民内部子群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甚至已经实现了城市户籍的转变。当户籍制度的藩篱破除之后,在此背景下农转非居民的城市生活又将何去何从?毕竟,农转非不简单是户籍身份的转换,而应是全方位持续同城市社会进行适应与融合的过程。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1)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关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初期,而较少关注实现户籍转化之后的社会融合状况;(2)对农转非居民内部子群体的社会融合研究,目前学术界尚属空白。与城市原住民相互融合过程中,根据户籍转变的主观意愿不同,将农转非群体分为主动市民化者和被动市民化者。(3)利用人力资本的视角阐释农转非居民群体社会融合,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体现人力资本的单个方面,如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及培训等,而未将人力资本作为整体考察变量,以此探讨对社会融合不同维度的影响。这也是补充目前该领域的缺失。因此,本研究采用CSS2011数据探讨人力资本对农转非居民以及子群体的社会融合的影响。主要实证方法是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受教育程度与工作经验用来衡量人力资本这一自变量,选用个人相对收入、业余文体生活、交往意愿、身份认同等指标作为因变量,以此分别测量社会融合的四个方面——即经济融合、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等。另外,再加入获得非农户籍时长,探讨主动市民者与被动市民化者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一)人力资本对农转非居民社会融合的影响:(1)人力资本对农转非群体的经济融合有着正向影响,主动市民化者比被动市民化者的经济融合水平好。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及在一定年限内工作经验越丰富,经济融合程度越好;(2)人力资本有助于弥合主动市民者与被动市民化者的文化融合程度的差距。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农转非居民的文化行为特征表现得更好;(3)人力资本使农转非居民群体心理融合的差距逐步缩小。其中工作经验会提升心理融合程度,但受教育程度方面,低学历的农转非居民反而比高学历的心理融合程度高;(4)人力资本对农转非(主动市民化者与被动市民化者)的身份融合影响均不显著。(二)“获得非农户籍时长”及人力资本对社会融合的影响:(1)在一定非农户籍时长内,农转非居民的经济融合程度会更好,主动市民化者也要好于被动市民者。但随着非农户籍获得时间的增加,教育水平会出现负向作用,工作经验的正向影响也在削弱;(2)随着非农户籍时长增加,主动市民化者与被动市民化者的文化融合差距越小。在人力资本作用下,教育水平越高以及工作经验越丰富,文化融合程度也越好;(3)获得非农户籍时间越长,主动市民化者与被动市民化者的心理融合差距越小。比起工作年限,教育水平越高的农转非居民,心理融合程度越高;(4)获得非农户籍时间越长,主动市民化者与被动市民化者的差距会不断缩小。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农转非居民的自我认同感。针对本文的结论,笔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微观个人层面: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主动融入城市社会;(2)中观社区层面:组织互动活动,促进邻里接纳;(3)宏观国家层面:制定相关融合政策,保障人力资本发挥。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为了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一直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力图改变在价值链曲线中的位置,实现往高附加值两端的攀升。服务化作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热门方向之一,国内已有不少制造企业进行尝试并取得实践成功。防雷设备,属于安全保障特种类产品,相较其他制造行业来说,产品应用场景比较特殊,市场整体规模不大,属于比较边缘的小众行业。国内防雷制造行业经历了初创期和成长期,当前进入成熟阶段。行业内企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工业体系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驱动产业绿色转型将成为主旋律。四川省在长期发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低,这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四川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创新是推动创新、经济、环境共同协调发展的活动,在一定资源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实现创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平衡的动态过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提升工
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相比,具有运营成本较低、产品销售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得益于这些优势,近20年来网络零售实现了飞速发展。然而,由于实体零售能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即时购买需求,因此实体零售仍表现出极强的不可替代性。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零售商逐渐意识到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全渠道零售便应运而生。在全渠道零售的多种策略中,BOPS(buy online and pi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上出现的产品种类和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顾客可选择购买产品的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多样,这一方面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另一面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即销售商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满足顾客快速变化的商品需求以及更高品质的服务要求,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由于“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深入人心,消费者的退货行为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除此之外,各个企业不断改进的销售模式使得消费者
随着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类企业都极力拓展利润链条,以延保服务为代表的售后增值服务逐渐成为企业新的收益来源,如家电、电子产品、高价值服装、汽车等竞争激烈的行业,零售商已经大力拓展延保服务,形成了以维修和更换为主的延保服务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制造商可以通过互联网面对消费者,从而形成了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并行的双渠道供应链。本文主要考察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的情形,研究单渠道模式下和双渠道模
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有效”是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本课题以研究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治理体系为重点,探索
近年来,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鼓励各地区挖掘特有优势资源进行特色产业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却发现曾经盛极一时,一度占据都江堰市农村经济支柱地位的特色道地药材川芎产业出现了危机,表现为农户种植意愿下降、主产区的转移、生产企业退出等,产业呈现“衰退”倾向。另外,产业研究中对于产业兴衰研究的较少,本文着眼于具体产业的兴衰,对都江堰市川芎产业由盛及衰这一发展历程中存
跨境并购是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外延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并购交易成功实施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精巧的交易结构设计,反之则不然。本文基于交易结构视角去研究一家上市民营企业成都天翔环境的跨国并购成败。文章首先介绍跨国并购交易结构要素之SPV,围绕基本交易结构类型,从简单到复杂对其进行梳理;并结合最新海外经济实质法案,论证了新法案对其影响。然后重点介绍天翔环境并购
本文通过分析攀枝花芒果产业“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发展现状,以26度果园为例,介绍了组织模式,分析“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中存在的四类合作模式及其特点;对26度果园“三农服务站”所辐射区域的农户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农户基本状况、生产行为、对果园的认知、利益需求等,拟分析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下,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农户的生产和利益需求等特点,并针对现实情况,找出构建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
从2015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庄严承诺:大家一起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一个贫困户都不能拉下!到前年底,也就是2017年底,全国贫困人口有3046万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1000多万人,任务艰巨。如何扶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是输血还是造血;是直接拨付资金,还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有限的政府资金来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