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氧浓度环境下煤自燃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对煤自燃氧化产物的生成规律研究大都是在O2浓度为21%的条件下,而对不同O2浓度条件下氧化产物的生成规律研究较少。在煤矿井下采空区自燃带、封闭火区等自燃危险区域内,O2浓度通常低于正常大气中的21%,而自燃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由该区域引起的。本文研究了在21%、17%、13%、9%、5%和3%氧浓度环境下分别进行程序升温实验,分析出清水营矿煤样在20℃~220℃温度范围内自燃产物浓度变化情况,确定CO为检测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同时以CH4、C2H4、C2H6和CO/CO2作为预警指标。并发现煤样在不同氧浓度下的临界温度点主要集中在60~80℃之间,可见氧气浓度对同一煤样的临界温度点没有明显影响,氧浓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煤氧复合反应速率,但是并不能改变其速率明显提高的起始温度。通过对不同氧浓度环境下煤样特定温度耗氧速率进行分析,得出同一氧浓度下,耗氧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前期耗氧速率低、增长慢,后期耗氧速率高增长快;氧浓度的不同会影响耗氧速率大小,同一温度下氧浓度高则耗氧速率大,但耗氧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随氧浓度的变化发生改变。通过研究煤自燃程度的特征温度以及不同氧气浓度环境对煤自燃氧化产物的影响,分析计算出煤样耗氧速率、气体产生速率、放热强度等自燃特性参数,更准确掌握实验煤样的自燃特性;对不同氧气浓度下温度对自燃产物浓度及其比值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为更加有效的制定自燃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对煤的自燃预报预测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神东长焰煤是我国研究煤制油技术的主要煤种,其主要特点是低灰、低硫、低磷以及反应性好等。煤制油技术对煤的显微组分有着较高的要求,煤中显微组分对煤制油的油出率以及转化率
强夯法是一种即经济又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广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的强夯理论还不是很成熟,一些问题还不清楚,施工参数基本上靠经验来确定,往往导致参数选取不合
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磁、电、光、敏感、抗菌消毒、紫外线屏蔽等方面具有普通氧化锌产品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能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亟待
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是杜绝瓦斯、煤尘事故和防治煤层的自燃的必要条件;矿井通风系统是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的基础,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保证,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实时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所在公司需开发一种轴间距可调的新型联轴器,本文以轴间距可调的联轴器为研究对象,试制一套样品,提供给用户使用。   在设计新型联轴器前,进行了市场
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现代工业测控、网络通信、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随着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在工业测控领域内的普及,
本文通过光干涉技术和多重网格算法分别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了弹流油膜随速度的瞬态响应特性。为了对弹流油膜的瞬态响应特性进行准确测量,分别利用非编图像采集系统Canopus EDIUS和OK系列图像采集卡与实验测量系统连接,实现了对油膜的运动状态实时追踪及离线分析。建立了弹流接触区冲击封油的形成和排出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纯滚动条件下,存在一临界位移,当封闭润滑油核心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