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文献查阅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NONFH)发病机制、NONFH高危致病因素、NONFH与脂质代谢的关系、AMPK信号通路及其与脂质代谢的关系进行文献研究;2.对NONFH进行高发体质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确定NONFH高发中医体质类型及高危致病因素,对血瘀质NONFH患者、平和质NONFH患者及非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三组人群进行人体外周血样采集及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获得NONFH患者脂代谢相关可能特异性指标,为该病的调体干预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在PubMed、CNKI等权威文献检索数据库中查阅NONFH发病机制、中医体质、AMPK、脂质代谢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探讨;2.收集2017.09-2018.10月在甘肃省中医院骨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NONFH患者并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建立NONFH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整理分析NONFH常见中医体质类型及高发偏颇体质,并分析该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及致病因素;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从NONFH数据库中随机选取典型血瘀质NONFH10例,平和质NONFH10例,同期在甘肃省中医院体检中心收集非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10例,应用q-PCR进行AMPK、FGF21、PAI-1、CPI-17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检测,同时应用Western-blot检测AMPK、FGF21、PAI-1对应蛋白的表达量。结果:1.NONFH多发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3:1,患病年龄以中年人为主;发病年龄多在中青年人群;双侧髋关节以右侧多发;患者中占76.79%的从事农业等重体力劳动,初中学历以下者占46.43%(包含初中学历);就医的患者多为晚期患者;患者就医时病程已长,病程1~5年者占33.93%,明确酒精性NONFH患者占17.86%,激素性NONFH患者占32.14%。单一体质发病以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高发(分别占28.00%、12.00%、10.00%);兼夹体质中以气虚和阳虚质为主体质的兼夹体质比例最高,其次为痰湿质;2.血瘀质发病年龄41-50岁占50%,病程区间主要集中于1-5年,占57.14%。性别、患髋、民族、职业、致病因素、学历与NONFH普遍体质流调相一致。3.基因表达层面,血瘀质NONFH患者AMPK、PAI-1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平和质NONFH患者,同时血瘀质NONFH的PAI-1基因表达量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FGF21、CPI-17基因在三组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4.蛋白表达方面,血瘀质与平和质相比较,AM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质与正常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和质与正常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GF21在三组间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质与平和质相比较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质与正常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和质与正常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NONFH多发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致病高危因素依次为激素、酒精,双侧髋关节以右侧多发;患病人群BMI偏高,学历偏低,就诊患者为大多为中晚期;单一体质发病依次为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高发;兼夹体质中以气虚和阳虚质为主;2.血瘀质发病年龄、病程区间较NONFH普遍体质流调结论不一致。性别、患髋、民族、职业、致病因素、学历与NONFH普遍体质流调相一致;3.AMPK基因可能是脂质代谢紊乱血瘀质NONFH的调控因子之一;PAI-1不仅是NONFH与正常患者的可能差异性指标,且是血瘀质与平和质可能的特异性指标。FGF21、CPI-17在三组间无差异;4.蛋白表达方面,AMPK、PAI-1可能是血瘀质较正常组的脂代谢特异性蛋白,FGF21在三组间相比较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