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蛰虫对药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PR及Bcl-2、Bax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对药对大鼠子宫肌瘤模型(雌、孕激素负荷法)孕激素受体(PR)及细胞凋亡(Bcl-2、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大黄、蛰虫对药用药原理,为提高临床中药治疗子宫肌瘤莫定可靠理论基础。   方法:   1.将72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7组,B组12只,其余各组10只。(如表一):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大黄、蜇虫小剂量组;D组:大黄、蛰虫中剂量组;E组:大黄、蛰虫大剂量组;F组:大黄蛰虫丸组;G组:桂枝茯苓丸组;H:黄体酮0.5mg/d,每周1次;M:灭菌花生油0.2ml/d,每周1、3、5注射;Z:蒸馏水2ml/d灌胃,每周6次;E:苯甲酸雌二醇0.1mg/d,每周1、3、5注射;D1:大黄蛰虫对药悬液2ml/d灌胃(0.15g/ml),每周6次;D2:大黄蛰虫对药悬液2ml/d灌胃(0.29g/ml),每周6次;D3:大黄蛰虫对药悬液2ml/d灌胃(0.58g/ml),每周6次;D4:大黄蛰虫对药悬液2ml/d灌胃(0.07g/ml),每周6次;G:桂枝茯苓胶囊悬液2ml/d灌胃(0.04g/ml),每周6次;   2.第20周末处死所有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标本PR及Bcl-2、Bax的表达水平。进行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1.成功建立了大鼠子宫肌瘤模型。   2.雌、孕激素负荷大鼠体重进行性下降,大黄、蛰虫对大鼠体重无明显抑制作用,实验组(B、C、D、E、F、G组)子宫各项指标(子宫重量、系数、左右宫角长度、宫角最大直径)较正常对照(A组)组大鼠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造模后,大鼠子宫重量下降(P<0.05,C组除外);左宫角长度缩小,(P<0.01,C、D、E组除外);子宫系数减小(P<0.05,C、E组除外);右宫角长度及宫角最大直径均缩小(P<0.01)。   4.药物干预后,模型组子宫肌层厚度、肌细胞排列状态、双核并偶见核分裂相等现象较前明显减轻。   5.大黄、蛰虫对子宫肌瘤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6.大鼠子宫肌层均有PR、Bcl-2及Bax的表达。   7.PR水平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各实验组(B、C、D、E、F、G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PR水平表达阳性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组(C、D、E、F、G组)较模型组(B组)PR水平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8.Bcl-2、Bax水平表达定位于细胞浆或细胞膜中。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Bcl-2表达水平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C、D、E、F、G组)较模型组(B组)Bcl-2水平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反,模型对组较正常对照组Bax表达水平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C、D、E、F、G组)较模型组(B组)Bax水平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雌、孕激素负荷方法能成功建立并使用实验性大鼠子宫肌瘤模型。   2.本实验表明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可使子宫肌瘤细胞缩小或消失,降低PR水平的表达,可能是大黄蛰虫对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机理之一。
其他文献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常常遇到求函数最值的问题,即求函数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问题,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谈谈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
一、知识归纳(见表1)  二、典例解析  1 醇和酚的概念  例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的是( )
一、量不同离子方程式有别  1 生成的产物与过量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数学教学》2012年第12期问题873为:
基本不等式是各省高考数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在什么时候使用基本不等式、怎么使用基本不等式等方面,学生总存在或多或少的疑惑,如何才能解决学生的这一难题,帮助学生重塑学习的信心呢?转换角度,不拘一格地使用“另类“解法,并与常规的基本不等式解法进行比较,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本文以近几年高考题为例,谈基本不等式题型的“另类”解法,不到之处,敬请指正,更希作抛砖引玉之用。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曾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的方法很多,构造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构造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把题设条件经过适当的逻辑关系构造出来,将这些关系设想在某种逻辑、组合而构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思维方法。
数学概念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以及它们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感到大多数学生概念掌握模糊,解题能力差,不能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概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把数学概念当作僵死的条文,死记硬背,不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