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不但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且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成为货物出口的绝对主导产品,工业制成品在将来很长时间内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我国制成品出口存在一系列问题:低技术含量出口制成品的竞争优势不断削弱,中高技术含量制成品竞争优势尚不明显、高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较高,贸易摩擦频发,制成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生产环节等。在当前我国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一定体量、对外贸易发展处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转型期之际,如何通过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构建对外贸易新格局成为重要课题。因此对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优化状况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针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及其优化作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缺乏系统性且未形成完整分析框架。一是以机电产品或高科技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表示的制成品出口结构无法反映出制成品技术含量在出口结构优化中发挥的作用,因此逐渐不适应研究需要。二是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等同于出口结构的优化,但技术含量测算方法的差异又导致对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情况判断各异,因此对结构是否优化的判断缺乏统一标准。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改进制成品技术含量的测算方法,界定出口结构优化的概念,尝试构建一个度量制成品出口结构是否优化的指标体系,以此分析制成品出口结构的现实情况、影响因素、优化路径等问题,并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方面的经验,为实现我国制成品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题。 本文主要开展如下系统性研究工作:⑴改进了制成品技术含量的测算方法。按比例拆分获得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占用模型,剔除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制成品技术含量的贡献,重新测算得到1992年以来出口制成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以此为依据将所有出口制成品按技术含量大小进行分类,实现制成品分类的动态化和可比性;⑵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以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为总目标系统、制成品出口结构所体现的经济效益、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三个分目标系统和七个具体指标在内的多层次度量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三位一体”综合指标体系,并基于上述指标体系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优化情况及存在问题系统分析;⑶鉴于影响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因素众多,构建了一个能容纳主要事实和重要因素的分析框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比较各个影响因素对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贡献,为提出有针对性政策建议提供参考;⑷以德国为典型国家,重点梳理其为促进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采取的措施,为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启示。 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⑴我国出口制成品技术含量水平稳步上升,其变动呈现出普遍性、稳定性和非均衡特征。制成品技术含量的变化制约着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升级;⑵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存在低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的竞争优势不断削弱、中高技术含量制成品竞争优势尚不明显,高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较高,贸易摩擦频发等问题,从而导致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存在较大压力;⑶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整体上呈现一定的优化趋势,但优化幅度较小。不同技术含量出口制成品对我国整体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贡献存在差异,未来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重点在于大力发展中、高技术含量制成品;⑷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阶段影响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因素发挥作用大小有别,未来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更加依赖于我国经济内部因素,通过要素结构演进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成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⑴改进了制成品技术含量的测算方法,弥补以往研究中将所有进口都当作中间产品,从而低估我国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缺陷;⑵整合并构建度量制成品结构优化的指标体系,实现度量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全面性和客观性;⑶区别分析了影响我国制成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因素,辨别出不同影响因素贡献大小,为制定促进制成品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