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个旅游大国,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中国的地大物博,自然、人文、历史景观都令游人叹为观止。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跨文化活动日益频繁,跨国旅游既成为经济创收的一个重要产业,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多地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文化,跨国旅游肩负着媒介作用。而要发展跨国旅游,旅游翻译就必不可少。旅游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旅游翻译是将本国文化介绍给异国读者的过程,且这些读者是潜在的跨国旅游者。
在世界经济如此日新月异的今天,旅游产业为我国经济创收的贡献已有目共睹。而旅游翻译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不如其他翻译领域研究的多,但也越来越受到旅游界、翻译界及旅游爱好者的重视。旅游翻译作为一种应用翻译,翻译对象涉及到广告文体、文学表达、诗歌、文化意象等等,内容涉及到诸如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宗教等各方面,这样包罗万象的涵盖面就决定了旅游翻译的难度性。
本文在对旅游翻译文本的文本特征、文本内容、文本功能、读者对象、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旅游翻译进行探讨。翻译界对各个翻译标准的争论已久,但最终无法找到一条绝对实用的翻译标准。在面对多样翻译对象时,翻译标准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旅游翻译,正如上面所说,其翻译对象及读者对象的多样性都决定应该用多元化的翻译标准来衡量。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知道具体的旅游翻译要运用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简介中简要介绍了写作本文的动机、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本文的组成部分。
第一章阐述了本文主要涉及到的概念及运用的理论:多元互补原则、旅游翻译的定义及性质。
第二章分析了旅游翻译文本的具体文本特征、文本功能、读者对象、读者审美情趣等,并借助旅游翻译中的实例文本加以说明旅游翻译文本的特殊性。
第三章在第二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例论证,如何在多元互补原则指导下进行旅游翻译实践。此章从翻译功能、读者对象、审美情趣等三个因素出发,逐节分析旅游翻译中词汇、风格、文本功能、文化信息、诗歌信息等的处理,从而论证在进行具体旅游翻译时,不应该死守一种翻译标准,而应该采取多种翻译标准,运用不同的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
最后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试探性地得出结论,即在进行旅游翻译这种特殊翻译实践时,应该采取多元互补的翻译标准。翻译理论界自身对翻译标准的争论不休也证明了要找寻一种绝对实用的翻译标准是不可能的,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性正得到越来越多理论界人士及翻译实践者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