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都与马克思对分工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厂内部分工的深入研究密切相关。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分工理论,有助于科学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有助于深入理解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以分工为线索,深刻分析了造成劳动异化的原因,指明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分工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自觉劳动。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分工理论,有助于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分工挑战,积极构建国际分工新秩序。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工的新特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分工理论,指导构建以合作为基础的新型分工关系,指引分工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学术目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五章,分别论述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渊源、历史演进过程、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和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现实启示。结语部分结合现实,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给出的美好未来进行积极展望。第一章阐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渊源。古希腊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分工的阐述和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其最重要的理论渊源。马克思通过对这些伟大思想家理论的批判与超越,不断深化自己对分工的认识,最终形成以实现人的解放为鲜明特点的分工理论。第二章论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马克思对分工的研究缘起于《莱茵报》时期所遭遇的物质利益难题。为了解决这些物质利益难题,马克思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分工”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受到马克思的特别重视。从对现实分工活动的剖析出发,马克思展开对政治经济学以及作为政治经济学哲学基础的唯心史观的批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提供有力支撑。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工厂内部分工展开深入研究,揭示隐藏于分工背后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彻底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建立起自己的分工理论。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工厂内部分工的深入研究中,揭开了剩余价值产生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工厂内部分工的有序性与社会分工的无序性之间的内在矛盾,从分工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自否定性和灭亡的必然性。第三章论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阐明马克思所使用的与分工相关的若干概念的含义。厘清概念的内涵,为全面理解马克思分工理论奠定基础。二是分析马克思对分工活动、形式、理论、方式等的历史阐述,阐明“分工”概念的历史性和分工形式的变化性。三是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分工的特殊性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分工内含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四是揭示马克思“消灭分工”的真实涵义和现实路径。“消灭分工”最终要消灭造成这种分工特殊性质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自由自觉的分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四章总结概括了马克思研究分工的方法。理论研究中有没有方法,有没有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面对同样的现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面对同样的分工现象,马克思得出了与国民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不同的结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问题出发,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社会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阐明分工的历史性。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通过科学抽象法、矛盾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揭示资本主义分工具有的特殊性质。马克思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范畴批判的方法和社会批判的方法展开对空想社会主义分工理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分工理论和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构建起自己的分工理论。马克思研究分工的方法,对研究当下社会复杂的分工现象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五章阐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现实启示。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在国际分工中,依然以资本逻辑为主导,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正是对资本逻辑下分工形式的具体分析,对我们在国际分工中应对外部挑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存在,使分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我们要在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分工实践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分工理论。在国内努力构建以合作为基础的新型分工形式。同时,利用国家制度优势,限制非公有制经济中资本对分工的控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分工异化。结语部分,总结概括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精髓。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积极回应西方分工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挑战,全力构建以中国现实为依据的分工理论,展开丰富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实现马克思分工理论所描述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仍然存在精密单点定位收敛较慢,导航电文传输速率低,信号较弱易被干扰等问题。而低轨卫星轨道高度低,卫星运行速度快,星座几何构型变化快,可以极大的缩短整周模糊度的收敛时间,且数据传输速率高,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利用低轨卫星增强GNSS恰好可以解决GNSS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北斗下一代发展规划已明确提出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铜产量日益增大。铜渣是火法熔炼的副产品,每年产出量高达2000万吨。铜渣中Cu含量在0.4%~4.6%之间,Fe含量在29%~46%之间,远远要高于相应矿石的品位,因此,铜渣中有价资源的回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课题组提出了“铜渣涡流适度贫化-深度还原-含铜铁水直接冶炼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新思路,基于上述新思路和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本文将开展铜渣冶炼的含铜铁水直接冶炼含铜奥氏体
炭质金矿是一类含有炭质物的难处理金矿,研究显示炭质金矿中的炭质物会在氰化浸出过程中对金产生“劫金”作用,使金的浸出率严重下降,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以贵州某炭质金矿的金精矿和加压氧化渣为原料,通过对其中的元素碳、胡敏酸和富啡酸进行提取与结构表征,并对其“劫金”能力进行分析比较,为加压氧化前后炭质物形态结构的改变和“劫金”能力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指导。元素碳提取物的结构分析表明:元素碳颗粒
目前,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在物流仓储、自动清洁、机械制造等生产领域,还是在智能家具、自动驾驶、货物运输等生活场景中都广泛存在着智能机器人的身影。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是机器人领域的基础问题,也是机器人与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交互的重要手段。在机器人所搭载的常用传感器中,摄像头因其成本低廉、定位精度高、蕴含丰富环境信息等优势而在SLAM中获得广泛使用。可预见的是,机器人面临的越来越多样化的任务,
目前,对于脆性材料中裂纹扩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准静态下的裂纹扩展。冲击波动态拉伸下裂纹扩展的机理仍存在争议。目前文献上用于模拟裂纹扩展的模型主要是二维模型,其不能充分揭示岩石等脆性材料三维特征,难以对这类材料的断裂表面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建立适合表现脆性材料损伤与破碎的三维格点-弹簧模型以模拟冲击波动态拉伸下脆性材料裂纹的扩展与分叉,这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建立了有限元与格点-弹簧共用的六面体基底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和道路运输产业的迅猛发展,重型车辆作为公路客货运的主要装备,其产销规模与保有量日益增长。然而随着货运重载化发展趋势,重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其较大的轮胎动载荷对于道路的损伤问题逐渐凸显,综合协调重型车辆行驶平顺性与道路友好性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由“惯容器-弹簧-阻尼器(Inerter-Spring-Damper)”构成的ISD悬架,突破了传统“弹簧-阻尼器”固有结构的
现有喷砂除锈设备因存在承载能力较低、可移动性较差等不足,难以运用于具有U型肋等复杂曲面的大型钢箱梁喷砂除锈自动化作业,为此,本课题组基于Stewart并联结构独创研制了一种钢箱梁喷砂除锈并联机器人。表面粗糙度作为检验喷砂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涂层附着力,且关乎桥梁钢箱梁的防腐性能,本文着重研究该并联机器人考虑表面粗糙度约束的喷枪轨迹规划问题,主要解决两个难点:(1)钢箱梁喷砂除锈作业的漫天粉
在全球经历了几次环境、技术和社会变化后,企业意识到更经济、更环保、更负责任的供应链可以拥有更好的企业绩效,可持续供应链应运而生。绩效评价的好坏反映了可持续供应链的运营情况,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发掘自身运营的优缺点,优化企业生产资料配置,降低资源浪费,缓解社会压力,使企业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实现平衡发展。我国半导体企业在供应链结构设计阶段投资巨大,生产物流阶段主要面临着产品技术落后、过分依赖进口、
涡旋压缩机作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关键机械设备,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状态或突然故障,将直接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深入开展涡旋压缩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对保证机械设备安全平稳地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涡旋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变分模态分解的基础上,将其分别与奇异值分解、1.5维能量谱、多尺度排列熵以及支持向量机等方法相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农业装备向机械化、智能化和无人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农业装备重要组成部分的果园无人农机,具备果园作业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等优势,应用需求量大。为保证果农和操作人员安全,避免事故发生,无人农机必须具有实时障碍物检测和局部避障路径规划的功能。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果园无人喷雾机硬件平台构建障碍物检测及避障系统。双目视觉摄像头实时获取果园环境图像;嵌入式计算机对获取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