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当今社会,大量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进行着传递和交流,要想获取数据里面的信息,就得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而分析数据的有利工具就是方式多样的统计图表。然而,在现今的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统计图表的相关知识也就越来越受重视,并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统计图表理解水平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小学高年级学生统计图表的理解水平怎样?(2)小学高年级学生统计图的制作水平如何?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统计表的理解,有77.6%的学生达到了直接读取数据信息的水平,有75.0%的学生达到了数据信息之间对比、分析的水平,有71.1%的学生达到了全面分析数据并以此做出一定合理归纳及推断的水平;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理解,有90.4%的学生达到了数据信息之间对比、分析的水平,有72.1%的学生达到了全面分析数据并以此做出一定合理归纳及推断的水平;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理解,有75.9%的学生达到了直接读取数据信息的水平,只有39.1%的学生达到了数据信息之间对比、分析的水平,只有31.8%的学生达到了全面分析数据并以此做出一定合理归纳及推断的水平;至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有46.0%的学生合理选择并正确地制作出了条形统计图;对于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有57.0%的学生合理选择并正确地制作出了折线统计图。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统计表的理解和条形统计图的理解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尚不能令人满意。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最后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是:第一,在教学统计图表内容时应该加强学生对统计图表中数据含义的理解;第二,在加强学生对统计图表数据含义的理解上,要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第三,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全面分析数据并以此做出一定合理归纳及推断(水平3)这部分内容;第四,在今后统计图的理解与制作的教学中,应该在学生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给学生的建议是:第一,虽然统计部分的知识不是小学的学习重点,但是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好统计知识是有必要的。第二,要善于使统计知识来源于生活,再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第三,要丰富自己对统计图制作的有关事项,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