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置换通风方式对华北型温室夏季降温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q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夏季的降温问题一直是各国园艺界为之苦恼的问题之一。由于内遮阳将来自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积聚在遮阳网与顶部覆盖薄膜之间的封闭空间内,使得在该封闭空间内形成了一个高温空间区,温度有时高达60℃。本论文针对温室使用内遮阳网后,温室上部空间的热负荷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室通风降温模式—局部置换通风方式。对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和试验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验证了这种模式对温室夏季降温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具体的工作如下: 在均匀的单相系统中,热量的传递有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形式。对于华北型温室遮阳网上部的高温热负荷区,本文从热辐射的角度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局部置换通风方式对室内壁面有效辐射的影响,并建立了初步的硬件选用原则。 使用FLUENT软件对温室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的温度场、速度场的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获取的相关数据基本吻合。 采用局部置换通风技术对试验温室的夏季降温模式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温室的节能方面,采用简化处理后发现:与下部的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配合对比试验表明,局部置换通风方式的节能率达到9.6%;鉴于这种通风方式的特殊性,论文对温室的冬季的遮阳网封闭不严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得出华北型温室冬季的平均综合传热系数为4.21(W/m~2.℃)。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介绍了硕士学位研究课题的主要情况。通过对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一个快速,准确,性能较好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温室的主要
该文旨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基本理论出发,探求洪水发生的机理,建立流域的概念性和系统性水文预报模型,充分利用前期和现时的水文资料,并不依赖预见期内的信息,采用实时
随着数字农业技术的发展,如何实时、准确地监测大棚作物生长状况成为了关键问题。近年来,ZigBee技术在大棚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应用于大棚环境监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实现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成本,构造出更为科学、完整、安全的建筑结构系统,提高建筑整体质量.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概念设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苏州市立医院及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资料,测量肺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肿瘤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SUVmax、MTV、TLG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