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初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华人移民及其后裔是一个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集中体现融合与抵斥并存之矛盾的群体。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既有文化的合流,又从不缺乏因撞击引起的种种问题与困扰。作为美国多元文化和世界移民现象重要产物的美国华裔文学在当代正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亚裔学者金依莲指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不仅仅具有文学意义,整体而言,它还兼顾了社会综述功能,更具有历史文献的重要价值。对于当代评论家来说,拥有详尽、准确的史料是解读文本、进行作品分析的一块基石;而对于当代读者而言,了解作者、文本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激发阅读兴趣,有助于免除不必要的误读和误解。 本篇论文旨在对早期暨18世纪晚期至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华裔生活和他们的文学作品,及此两者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做一番较为仔细的梳理。以期用翔实可考的资料与分析丰富至此为止关于美国华裔文学早期阶段的研究。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历史考察和社会背景分析,因为这是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出现和存在的前提。第二章在时间跨度上包括了美国排华法案正式实施的60年(1882-1943)。第三章内容的时间跨度为1943年到60年代中期。全文主要从时间及历史事件的发展上理清脉络,在纵向上整体把握线索的同时做好每一个不同阶段的细分整理与文学作品分析。
其他文献
语义启动效应(semantic priming effects)是指在语言理解和产出活动中,对于意义相关的词对,前者能够促进后者的理解和产出。针对语义启动效应的处理机制,研究者提出了众多理论模
利用ASP技术建立网上动态工程设计系统,利用Java小程序进行工程设计的程序编制,通过脚本语言将Java Applet嵌入到ASP中及Java小程序基于JDBC对Web数据库的访问,提出了基于ASP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领袖。他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与其它因素例如道德毫无关系。有人认为,王尔德的作品缺少思想道德深度,事实上,了解王尔德作品的
自玛丽·安·伊万斯用“乔治·爱略特”这个男性化笔名开始创作以来,人们对她本人,她的观点以及作品的主题都一直争论不休。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爱略特在创作的
针对目前梁平木版年画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行为之间不对等的问题,通过分析梁平木版年画的本质文化特征及其文化语境的转化,笔者认为:当前保护和发展措施因外
对于本族语学习者来说,语法隐喻被普遍认为是语言成熟的标志。本文旨在检验语法隐喻的这一特性是否也适用于外语学习者。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其在学
在二语习得教学中,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争由来已久。从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大致可以得出只注重单一的语言形式(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课堂)或者单一的语言意义(比如交际法课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际商务谈判在国际贸易中扮演核心角色,国际商务谈判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兴衰成败.本文作者选取中美商务谈
诗歌翻译作为翻译活动是一语言文本到另一语言文本的转换行为,同时,它又一种艺术创造。诗歌翻译的目标即通过汲取源语的异质体验完成目的语的感性体验的延伸。诗歌翻译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