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酸对慢性创面常见细菌的抗菌效果,探究实验条件下乙酸针对不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初步探究相同浓度的有机酸及无机酸的抑菌能力;观察不同浓度乙酸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毒性的时间曲线;形态学水平研究有效抑菌浓度的乙酸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孢菌细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后,培养慢性创面常见的细菌类型及其标准菌株,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浓度乙酸及盐酸的抑菌效果,并分析实验条件下乙酸针对不同细菌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常规方法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乙酸对于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静止培养法制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及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有效抑菌浓度乙酸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及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及成熟细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1.乙酸抑制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3%,盐酸为0.32%;2.乙酸抑制大肠杆菌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3%,盐酸为0.32%;3.乙酸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 25923)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盐酸为0.32%;4.乙酸抑制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盐酸为0.32%;5.乙酸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 27853)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3%,盐酸为0.32%;6.乙酸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32%,盐酸为0.32%。7.乙酸抑制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是0.32%,盐酸为0.32%。8.乙酸对于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表明,0.32%及0.63%浓度的乙酸作用4h-48h后,未对细胞生长造成显著影响;1.25%浓度的乙酸作用时间大于12h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造成了显著影响。9.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浓度为0.63%的乙酸可以有效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孢菌临床菌株成熟细菌生物膜的基质结构,进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并且该浓度的乙酸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孢菌临床菌株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破坏生物膜的基质结构,降低活菌数,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结论:0.32-1.25%浓度的乙酸对于烧伤创面常见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试验表明,0.32-0.63%浓度的乙酸作用48小时后,未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造成显著影响,1.25%浓度的乙酸作用时间大于12小时后,开始抑制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同浓度的盐酸与乙酸相比,对于细菌的抑制作用略高于乙酸;浓度为0.63%的乙酸可以有效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孢菌临床菌株成熟细菌生物膜的基质结构,进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并且该浓度的乙酸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孢菌临床菌株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破坏生物膜的基质结构,降低活菌数,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