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式机房巡检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与运动学、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机房智能化安全管理和运维将成为必然趋势。为了实现机房巡检的自动化、智能化,国内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研究应用于机房设备巡检的移动机器人。为了克服现有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机械系统存在的不足,本文研发设计一款新型轨道式机房巡检机器人,用于代替人工对机房设备进行巡检,有效避免人工巡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巡检的效率。本文在调研分析国内外巡检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机房内部环境特点,提出了一款由轨道系统、行走系统、伸缩系统三大模块组成的新型轨道式机房巡检机器人机械系统,可以满足水平、斜坡和转弯行走以及升降的需要。在确定新型配电轨道的截面形状和安装方式之后,完成了行走系统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取电装置以及一种多级丝杆逐级联动伸缩系统的方案设计和详细结构设计。整个机器人可从轨道上任意位置快速拆卸取下,伸缩系统结构紧凑、伸缩比较大。针对机房巡检机器人爬坡、转弯两种典型工况,基于力平衡条件和接触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机器人整体的静力学模型,求解了轨道与所有导向轮之间的接触状态和接触力;考虑结构约束和避免运动干涉要求,获得了机器人行走的最小转弯半径。根据力分析计算数据,完成了行走系统驱动电机和伸缩系统驱动电机的选型。针对所设计的轨道梁结构,基于有限单元法分别对轨道梁横截面结构参数和轨道梁的安装跨距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参数优化。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结构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建立了机房巡检机器人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了行走系统、伸缩系统单独工作和组合工作多种工况下驱动电机输出扭矩随时间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驱动电机选型合理。研制出第一代物理样机,验证了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功能实现的有效性,为该类巡检机器人后续的设计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在Web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加,针对Web应用的入侵行为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用户在访问互联网页面的同时,会留下大量的Web日志,这些日志记录了大量的正常和异常用户的访问痕迹,挖掘这些日志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用的特征信息,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入侵检测。本文探讨现有入侵检测模型的不足,结合误用和异常检测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Web日志的自适应混合入侵检测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
学位
学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通信需求的剧烈增长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高功率器件在现代通讯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关键和重要。与固态器件相比,真空电子器件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更宽的带宽以及更优的效率,因此在未来通信系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集中衰减器是真空高功率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着行波管的性能表现。然而,传统衰减器在面对行波管小型化、标准化、高定制化以及规模化生产等紧迫诉求时,已经表现
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的不断扩大和城市面积的扩张,,造成配电变电站越来越接近城市居住密集区,配电变压器噪声已成为影响变电站附近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为尝试解决配电变压器的噪声辐射问题,本文基于配电变压器的声振特性和约束阻尼复合结构,研究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典型配电变压器本体降噪的新型高效隔声结构。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基于实际测量,分析探讨35k V和110k V两种典型配电变压
我国装配式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各专业之间信息链断裂等因素,导致装配式建设项目普遍出现施工进度延误和由于施工误差引起的质量问题,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施工现场数据的采集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耗时耗力、信息不全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为采集施工现场数据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模型特征
学位
石墨烯作为典型的二维晶体材料,由单层碳原子构成。它凭借自身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力学特性和稳定的化学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柔性电子元器件、能量存储、散热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器件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摩擦这一常见的物理现象。因此,观察石墨烯微观的摩擦行为,预测不同因素影响下摩擦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摩擦的起源是进一步根据设计需求调控摩擦力的前提。本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