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其特征性的病理变化:①p淀粉样蛋白(Ap);②神经原纤维缠结(NFT);③脑萎缩。迄今为止,AD的病因尚未阐明。我们前期动物实验证实了拟AD大鼠伴有肠源性内毒索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 IETM),在AD患者中也发现AD患者中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但是,在IETM所伴AD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将是我们研究的内容。研究目的观察AD患者是否伴有IETM,进一步探讨AChE、ChAT、BDNF在A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证实在A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寻找新的防治AD的发病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和分组:于2011年8月~2012年10月间将符合标准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等太原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病房;精神科门诊、病房及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与病房、太原市老年病康复医院等7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痴呆组(AD组)和对照组。并收集一般资料:包括遗传史、既往史、年龄、民族、性别、教育水平、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2)神经心理学测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3)收集血液标本:清晨6点,空腹,在肘静脉处抽取血液5m1,标本2小时内离心(3500转/分,15分,4℃),在-80℃冰箱内保存。(4)检测指标:①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LPS水平;②ELISA法检测AChE、 ChAT、BDNF。研究结果(1)AD组MMSE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15.357,P<0.001),且ADAS-Cog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17.382,P<0.001);(2)AD组血浆中LP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926, P<0.001); AChE水平高于对照组、ChA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0.017,P<0.05;t=0.019,P<0.001);AD组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0.010,P<0.05)。(3)由AD组LPS、BDNF、ChAT和AChE含量经统计学分析发现LPS在0.20Eu/ml以下时,BDNF、ChAT和AChE含量急速下降,当LPS在0.20Eu/ml以上时,BDNF、ChAT和AChE含量基本相近。由对照组LPS、BDNF、ChAT和AChE含量统计学分析发现,各变量间未发现变量间有相关关系存在。研究结论1.在AD的患者中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2.本实验通过对AChE、ChAT、BDNF等的研究并结合课题组此前对TNFα、 Aβ、Tau蛋白的观察,提出了"IETM可能是AD发生过程中一个新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