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实现了从计划向市场、从封闭到开放的“双重”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伴随着贸易的逐步开放以及后来的财政分权。而渐进式的贸易开放意味着外部要素有流入国内的可能以及贸易风险的逐步加大。贸易风险的上升会导致更高的失业率等经济不安全、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因而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以及政策性补贴以弥补因贸易开放而遭受利益损失的群体,并保证经济社会的安稳,这将倾向于引起政府规模的扩大。而财政分权使政府拥有了更多自由支配财权和事权的机会,为真正实现政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重要条件。另外,以经济增长作为官员政绩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会激励官员们为发展经济而进行“锦标式竞争”,政府(官员)通常会以降低税收、减少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吸引外部要素流入本地区内,这会造成政府财政总收入的减少,进而引起政府规模的缩减。那么,在以上两种不同的机制作用下,贸易开放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了我国的政府规模,系统深入地研究贸易开放对我国政府规模的影响在这时显得非常必要。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国际的形势变化,研究上述问题对于科学有效地改革和调整我国的政府规模与财政制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关于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影响,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规范研究结论的差异在于“效率假说”和“补偿假说”对政府扩张成本和收益考虑的侧重点不同;而经验研究结论的不同在于不同作者在模型、方法、数据以及变量刻画等方面有一定区别。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来检验贸易开放对我国政府规模的影响。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贸易开放和政府规模变动的特征事实,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从整体和结构两种角度检验贸易开放对我国政府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不仅显著地降低了我国的政府规模,符合“效率假说”的推论,而且也对我国的政府规模结构产生了偏向性影响。贸易开放会使我国政府大幅减少在基本建设、社会保障、政策性补贴、文化以及抚恤社会福利等领域的财政投入规模,而对教育、科学、行政管理、公检法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影响相对较小。
其他文献
预算管理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它从最初只具有计划、协调功能,发展成为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综合管理机制,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有着举足
检验检疫作为国家涉外执法、技术执法的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着捍卫国家经济安全的神圣使命,其培训工作具有一定代表性、前瞻性和迫切性。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国家质量监督检
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中国零售市场面向国际零售巨头全面放开,中国的FMCG(快速消费品)行业正在发生着深远而巨大的变革。在中国的零售行业,GKA客户(国际重点客户,Global Key-
随着气候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关注,碳关税以保护环境之名也日渐被发达国家提上议题。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2009年出口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在中国的货物贸易出口
针刺得气是目前国内外针灸领域研究的热点,其重要性在历代医学古籍中均有记载,引发了现代中医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中得气的客观化研究从早期的定性研究逐渐深入到定量
近些年来,在新增的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层的储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低渗透储层已经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然而由于低渗透储层性质差,地层结构复杂,供液能力差,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换代速度加快,废旧品数量急剧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旧品回收处理刻不容缓。制造商从削减成本和提高利润出发,积极组织参与回收再造工作,使废旧品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零售商逐渐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对供应商的逆向控制越来越强。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行政立法或政府规制等
<正>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购物、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身,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消费的首选之地。但商业综合体体量大,建筑结构复杂,电器照明设备多,可燃物多,人流密集,也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在中国被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消费品和享受的服务的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幅度的相对数。这一指标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