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中风(stroke)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本病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据统计,约有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hemiplegia)发生率最高,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靳三针”疗法(Jin’s three-needle therapy)为岭南针灸新学派,因其稳定、可靠的临床疗效而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对靳三针疗法和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验证;观察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运动功能的改变;探讨靳三针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提出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优化方案和临床指南。方法:收集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发病2周-3个月的遗留偏瘫的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靳三针治疗组和康复对照组,每组30例。靳三针治疗组和康复对照组均根据Brunnstrom分期具体制定弛缓期和痉挛期的治疗方案。两组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情况,靳三针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13.33%),显效19例(63.33%),有效6例(2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康复组基本痊愈1例(3.33%),显效5例(16.67%),有效22例(73.33%),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2)按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情况,靳三针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5例(50%),显效2例(6.67%),有效11例(36.67%),无效2例(6.67%)。康复组基本痊愈5例(16.67%),显效1例(3.33%),有效22例(73.33%),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3)治疗28天后,无论靳三针治疗组还是康复对照组,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都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4)靳三针组与康复组组间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无差别,治疗28天后均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靳三针治疗和康复治疗均可改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即对偏瘫具有临床疗效,但靳三针疗法疗效优于康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