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Gensini评分评估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冠脉造影(CAG)的112例AMI患者的一般信息、既往史、化验指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病变情况等临床资料。计算Gensini评分,并根据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高分组(Gensini评分>60分,55例)、低分组(Gensini评分≤60分,57例),比较组间基础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Hb A1c、Apo-B水平与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高分组患者患糖尿病(DM)的比例更高(P=0.014),其Hb A1c(P=0.000)、Apo-B(P=0.045)、WBC(P=0.039)、PLT(P=0.013)、FBG(P=0.003)、BNP(P=0.047)水平也更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回归分析表明,Hb A1c(P=0.001)、ZApo-B(P=0.011)、糖尿病(P=0.015)、FBG(P=0.008)、WBC(P=0.049)、PLT(P=0.016)、BNP(P=0.029)、LVEF(P=0.042)均为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Hb A1c(OR值:1.804,95%CI:1.009~3.224,P=0.046)、ZApo-B(OR值:1.896,95%CI:1.026~3.504,P=0.041)是其独立预测因素。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b A1c(rs=0.288,P=0.002)、Apo-B(rs=0.214,P=0.024)与AMI患者的Gensini评分评估的冠脉病变程度正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4.ROC曲线表明Hb A1c、Apo-B水平具备良好的特异性及敏感度。二者联合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更好。结论:综上结果发现Hb A1c、Apo-B可辅助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二者联合可提高评估的预测效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手术人群中,以BMI进行分组,通过均衡三组混杂因素,观察三组人群PCI术后3个月心功能的转归情况,进一步分析去脂体重指数(FFMI)、体重指数(BMI)与脂肪体重指数(FM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影响及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辽阳市中心医院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根据患者BMI水平分为3组(18.5
目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在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UACR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病因分型、病情严重程度、短期预后及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一时期的109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入院后第二日晨起检测UACR,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
目的:脑血管损伤是创伤性脑损伤(TBI)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脑血管结构破坏、功能减退参与了TBI的发病、发展及损伤修复过程,并与继发性损伤密切相关,表现为脑血流改变、出血、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等。急性脑外伤后,脑损伤部位的血管网络减少和血管复杂性下降,然而这些研究均集中在急性期的脑损伤中心区域,对于恢复期及损伤周边区域的脑血管变化研究甚少。脑血流是评估脑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大多数脑外伤患者在TBI后
目的:探讨单侧肾脏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与之关联的危险因素。对比不同危险因素对经皮肾镜手术后出现SIRS的严重程度的影响,为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尽可能避免SIRS的发生、改善临床术后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围手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在临床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把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依次划分,分别为实验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立即使用缺血适应治疗仪)和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治疗)。采用NIHSS评分、m RS评分、BI指数三种评估方法评价立即入院时和诊治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不断改善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不断改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不断的恢复
目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three,NLRP3)参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在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分析NLRP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探索血清NLRP3水平与TOAST分型和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深入探究其与病情
目的: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type posteriorcerebral artery,FTP)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406名。根据FTP是否存在分为FTP组和非FTP组,评价FTP组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DWI)检查判断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月8月至2020年12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ICU的患者,按照KDIGO 2012指南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在入ICU24小时内留取血清标本,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的基础信息及常规临床生化检查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suPAR浓
研究目的: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其中大部分,其临床特点起病急,症状重,致残疾发生率及致死率高,治疗方式受时间及患者所处地域空间影响而显得匮乏,一部分患者因早期得到治疗可及早的改善神经功能,但是有一部分人即使经过溶栓及取栓后仍有病情波动或进行性加重,遗留较重的残疾,影响远期生活质量,本研究关注在静脉溶栓后超急性期内开始丁苯酞序贯治疗3个月的方案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