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切断坐骨神经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时间段;观察益肾护骨方对大鼠的血尿生化水平、股骨生物力学、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及B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益肾护骨方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方法:1.选取3月龄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造模术后第1周、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第12周的6个不同时间段的血碱性磷酸酶(ALP)、尿羟脯氨酸(HOP)/尿肌酐(Cr)、血清骨钙素(BGP)、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生化指标,并检测骨密度(BMD)、股骨生物力学、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2.选取3月龄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合阳性药物对照组(强骨胶囊),每组10只。模型组、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行右侧坐骨神经切断术,假手术组的手术过程只分离显露坐骨神经后缝合切口。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10倍、6.25倍的益肾护骨方灌胃给药(52g/kg、26g/kg、16.25g/kg),阳性药物对照组以0.25g/kg强骨胶囊灌胃给药,用药4周。检测血尿生化、股骨生物力学、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行MBP-2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阳性率结果:1.模型组血BGP、股骨BMD、骨小梁节点数、游离末端数及生物力学指标在分别各自时间段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行两两比较,血BGP、股骨BMD、骨小梁节点数、游离末端数及生物力学指标在术后1周与其他时间段、术后2周与其他时间段之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6、8、12周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各项观察指标在观察的术后第6周至术后第12周这个时间段内降低或升高的趋势变缓。且从术后第4周开始(第4、6、8、12周)各项指标,模型组均高于或低于相应时间段假手术组(P<0.05)。2.血ALP、血BGP、血TRACP、尿HOP/Cr、骨小梁节点数、游离末端数及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或降低(P<0.01),予以益肾护骨方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相关指标显著降低或升高(P<0.01)。模型组BMP-2表达阳性指数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护骨方高、中、低剂量组BMP-2阳性表达率升高(P<0.01)。结论:1.坐骨神经切断的废用性骨质疏松SD大鼠模型从造模术后第4周开始发生显著性废用性骨质疏松。2.益肾护骨方对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有不同程度的成骨作用,可以不同程度延缓或减轻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