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丹参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来源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a1583258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导师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检测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以及治疗结束后第7天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的经颅多普勒(TCD)、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压的变化情况。继续验证“竹沥丹参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痰瘀同治的作用机理以及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门诊患者按照单双号次序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1次;治疗组:予以“竹沥丹参饮”(竹沥丹参饮组成:鲜竹沥水20ml、石菖蒲15g、丹参30g、降香10g、葛根30g、首乌15g、泽泻15g、山楂15g、槐米15g、白芍15g)由我院制剂室自制,日2次,早7点,晚5点各空腹服用200ml。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以及治疗结束后第7天的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的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情况及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临床疗效综合评定比较:治疗14天后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70%;经Ridit分析,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性。②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结束后第7天与治疗结束时比较,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③TCD(经颅多普勒)流速的比较:治疗14天后,治疗组BA、LVA、RVA的Vp的流速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性。而Vm,Vd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二者无显著差异性④血脂血流变的比较:治疗组的TCH、TG、全血粘度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说明治疗组明显有降血脂,血粘度的作用。LDL-C、纤维蛋白、细胞比积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血压的比较:经过观察得出治疗组舒张压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收缩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沥丹参饮”能明显改善VBI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双向调节大脑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减少眩晕症状的复发,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粘度作用,降低舒张压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胱抑素C的测定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应用。方法早期肝癌患者的血清样本中其胱抑素C的表达最高,其次是肝硬化组患者。3组患者的胱抑素C浓度对比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169  随着剖宫产广泛应用于临床,剖宫产导致的产后出血在临床发生率越来越高。2009~2011收治剖宫产分娩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而行子宫改良背带缝合31例,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16例进行研究,子宫改良式背带式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方法简单、效果好,经济花费少,不良反应小。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
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分段齿形结扎联合后正中肛管切开手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环形混合痔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试验组给予分段齿形结扎联合后正中肛管切开术,观察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结果:对照组手术后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与试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针对常规电力计量装置电压异常监测终端平台抗干扰能力较差的问题,构建电力计量装置电压异常状态自动监测终端平台。介绍了平台的硬件结构和组成,设计了DSP模块,对自动监测终
目的观察不同光量子数蓝光长时间间断照射对豚鼠屈光发育及视网膜损伤作用。方法将56只普通级英国短毛三色健康雄性豚鼠分成7组:白光组(8只),实验组(48只)。白光组应用光量子数为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方式。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77例,均根据阴道试产的条件进行选择分娩方式,若阴道试产不成功,立即进行剖宫产。结果:本组77例产妇经过阴道
微藻作为一种最具有潜力的新型生物质,具有光合效率高、零净碳值、易培养、生长周期短、油脂含量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微藻吸附式生物膜培养可有效提高光生物反应器内单
方舱风道结构的改进设计可提升出风均匀性并能降噪。建立了某车载医疗方舱风道的CFD模型,对制冷工况下风道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通过风道出风口的流速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麻黄素和甲氧明在预防全麻诱导期低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甲氧明组和麻黄素组,每组37例,两组均在全麻诱导前及诱导后3分钟监测HR、BP和SpO2的变化。结果:甲氧明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麻黄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黄素组比较,甲氧明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稍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