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与教师发展——我国教师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及教育改革的蓬勃开展,教师教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焦点,关注教师发展也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教师发展首先是师德的发展,这又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教师发展存在着师德与知能发展的不均衡性。近年来媒体屡屡曝光的教师中一些有悖师德的行为,已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主旋律的一个强不合谐音,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却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制约了教师的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关注。同时,作为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最重要的途径的师德教育,却因其理论上的贫乏和实践中的低效而问题重重,不能适应教师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为此,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和研究,对师德教育的改革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文章研究了教师发展与师德发展的关系。在考察了教师发展的提出及其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发展的灵魂是师德发展,并指出了我国教师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性问题。 其次,文章对师德教育进行了历史反思。清理了现有的师德教育在师德教育地位的认识、师德教育的内容、师德教育的过程及师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师德教育及教师自身等三个方面,对导致师德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文章提出了师德教育改革的建议。 文章认为师德教育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对师德教育价值的认识存在着片面化、工具化的倾向,只看到了师德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师德的个体发展和个体享用价值;在师德教育中,只关注了教学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没有给教师本身的需要以应有的关注;把师德只看作是规范教师行为、保证教学效果的工具,没有把师德教育和教师的发展联系起来,师德教育中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关注教师的发展。因此,文章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师德教育改革的建议: 第一,要关注教师发展,转变师德教育观念。 第二,要确立新的师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师德教育的主体性、实践性、个性化、民主化和生活化。 第三,要探索教师成长规律,加强师德教育的科学性。’ 第四,要重视机制建设,为师德教育提供保障。 第五,要改革师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 这篇论文只是我们对这一课题初步学习和研究的总结,师德教育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人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及数学自身的迅猛发展,引发厂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数学课程改革。同时,随着我国小学、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也拉歼了序幕。我国
基于一个复杂大型钢结构场馆的实际工程施工,重点探讨了网架安装方案以及幕墙安装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起重机空间及分配施工操作人员,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取
高电压叉车的工作电压可高达600V,会给驾驶人员、周围作业人员和维修人员带来触电风险.介绍高电压叉车安全标准现状及高压安全技术分类,从接触防护、防止触电伤害、安全预警
公路桥梁病害存在于桥面系、桥梁上部结构、桥梁支座、桥梁下部结构等,介绍桥梁各种部位病害典型特征、原因,并用实例加以佐证,提出桥梁病害修复对策及质量控制措施.
采用盾构法进行地铁隧道施工,很难避免施工过程中引起地表沉降.若地表沉降程度过大,将会导致地质结构、地面建筑以及施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本文以某地铁线区间隧道施工为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提高综合国力方面的作用不容置疑.笔者从宏观(教育决策、教育目标、具体实施办法)、微观(中学生物教学)两个方面对中国、日本、美国进行比较寻找其共性
西乡泾洋河特大桥位于山岭重丘区,平曲线半径小且连续变化,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架设方案进行比选,决定采用架桥机架设施工.采取“两架一铺”的架设实施
为了合理完成钢结构工程的吊装,保证建筑GRC挂板钢结构工程的吊装质量,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建筑GRC挂板的连接特性以及钢结构工程吊装施工方案及其施工方案的控制要点.分
高速铁路建设采用双块式轨道系统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轨枕.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为提高双块式轨道的生产效率,本文介绍了双块式轨枕生产线的预制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