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黄昏 ——论唐·德里罗《白噪音》的人类世悖论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白噪音》的人类世悖论出发,即人类对自然的铭写与主导却造成了超越其认知与掌控的人类世,由此揭示唐·德里罗在人类世语境下对人文主义的价值重估。第一章展现了人类世的认知悖论:人们无法理解自己的生态铭写。小说中的突变、复杂且事故频发的人类世推翻了他们对自然的认知。这种现象源于人类尺度对其生态铭写的扭曲和再现。短视的人类尺度使他们将生态威胁向遥远未来与“非想象的共同体”转移,直至灾难来到此时此地。这种积压式的暴力铭写使他们无法适应人类世的质变。人类尺度的优越感也使他们迷失在文化再现所创造的“第二自然”,他们对人类世的感知被意义内爆的媒介信息、麻木的美学、超市的乌托邦拟像所覆没。生态铭写的不可知性嘲讽着作为万物尺度的人类。第二章从控制角度展现了人类主导但却失为主体的人类世悖论。赋魅的技术引发了人们无知的滥用和毁灭性的创造。尼奥丁衍生物也在技术失控中演变为“超级物”。它具有庞大的时空维度,广泛影响着环境的适居性和可持续性,成为了生于人类世这一实验室的“怪物”。小说中的人物则成为了“弗兰肯斯坦”,他们从创造者沦为人为灾难下无家、无能、无望的流亡者。他们不再是自然或进化史观的主体,无法掌控现实,未来的希望也被线性死亡、“似曾相似”与宿命论所耗尽。人类世的失控嘲讽着作为主导者的人类。第三章探讨以上两章的人类世悖论所蕴含的人文主义黄昏,揭示德里罗的后人文主义视角。小说中的人物囿于悲剧英雄般的自我美化和社会体系的自我保护,沉浸在人类例外主义的幻想,逃避人类世的现实。他们对人类与非人类的二分法不仅将二者置于由理性划分的主次关系,也造成对非人类的物化倾向。德里罗通过玛丽修女对理性的讽刺与西斯廷荒谬的“凶手/死者”理论展现二分法的自我颠覆。它在相对价值中虚构绝对真理,在相联共生的体系中割裂出想象的敌人,造成了人类世的生态失衡。小说也展现了人的超越性追求带给环境的熵增。人向技术的延伸以及知识的外化造成知识的清空和封闭的系统,使他们走向“熵类世”。
其他文献
本文将从“经济制裁能否成功说服或强迫一个禁运国家改变其地缘政治行动”这一问题出发,阐释经济制裁对国家外交政策和经济的影响,经济制裁只有以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式加以实施才能奏效。本文还将努力证明,制裁并不总是对被制裁的国家有害,它们也可能对制裁发起国有害。本文将以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提供直接、可验证的数据为实践目标,加强经济制裁工具的理论基础。除了对过去的案例进行研究之外,本文将集中在俄罗斯的案例上。
经济增长和空气污染有着紧密的关系,空气污染问题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但反之,空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经济造成损失。空气污染能够通过人口健康、劳动力流动、农牧业、政策治理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定量评价了2003-2017年间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发展状况,然后利用285个城市2003-2017年间共15年的经济社会指标和PM2.5浓度的面板数据,将空气污染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在世界各国个性化学习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热点,如何去提供更便捷的、高精度的个性化学习成为了难题。教育信息化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去辅助高中地理学习是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首先,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高中地理学科移动学习在个性化学习方向的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个独特的现象:通灵信仰。这一信仰的主要特征,是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并且在世的人可以通过灵媒,与亡者的灵魂沟通。灵媒多数都是女性,这是因为女性被认为在天性上更适合承当这一媒介。这种与亡灵沟通的实践被称为通灵大会,它是这一信仰的主要组织方式。本文提出的主要问题是,通灵信仰在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历史的演变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们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塑造的?鉴于此,本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
胜海舟(1823~1899),日本近代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与山冈铁舟、高桥泥舟并称为“幕末三舟”。关于胜海舟的研究在日本汗牛充栋,而国内却为数不多。中国国内与胜海舟相关的书籍屈指可数,直接相关论文也仅有几篇。作为日本近代海军之父,足以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人物,胜海舟拥有多重身份,是一个十分立体的人物,但国内的先行研究不仅量少且角度略为单一,至今为止还未发现关于他的汉诗研究。因此,本文以日本讲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国家建设与执政党自身建设之间存在的政治逻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于1980年出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于2016年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本文认为,以《准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过程,实质上是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为前提,以克服执政危机为主要任务,以实现长期执政为最终目标的
本文是一篇关于沈阳铁路陈列馆参观活动的汉英联络口译实践报告。2019年6月30日,中国欧盟商会沈阳分会组织外宾参观沈阳铁路陈列馆,作者在本次活动中承担了整个活动的口译任务,时长为1小时15分钟。本次口译实践内容包括,沈阳历史、铁路历史和机车类型等相关知识。由于本次口译实践活动的专业性和双语转换的频繁性,导致了作者的精力分配失衡,因此造成了作者在本次实践中出现了不当省略的问题。通过对本次口译实践的回
戏剧集语言、舞蹈、动作与音乐一体,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艺术性,一度有“艺术的皇冠”之称。中国传统戏剧已有将近1000年的历史,地方剧种样式丰富多彩,戏剧文化博大精深。自五四运动以来,优秀戏剧家如洪深、李健吾、焦菊隐等人,引入西方戏剧以改革中国传统戏曲样式,孕育中国现代戏剧,大量翻译和改编西方经典戏剧,戏剧翻译实践如火如荼,但戏剧翻译研究却一度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相比西方戏剧翻译研究历史,近二十年
汉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媒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学习人数越来越多,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对教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需要设计出更加适合本土化汉语教学的教材。本文以《体验汉语》(泰语版小学1-4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地分析调查,归纳总结其特点,以期为泰国小学低年级本土化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论文从六个部分分析阐述:第一章绪论包含选题缘由、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讲述
本实践报告是基于作者的一次讲解口译实践而撰写的。2019年6月30日,欧盟商会沈阳分会的成员们受邀参观沈阳铁路陈列馆,感受沈阳的历史及文化变迁,作者有幸为其进行了时长约为一小时的汉英交替传译。此次口译实践内容主要涉及沈阳铁路陈列馆的概况、沈阳铁路历经的历史文化及不同的机车型号、功能等,要求口译员具备一定的与铁路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术语表达。吉尔认为人脑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认知负荷超过人脑的认知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