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坡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k777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共13个评价因子,通过空间叠加分析,采用特尔菲法,分析评价了城子乡坡地资源现状。通过适宜性等级划分,能够实现农、林、牧用地比例的合理调整,更加充分合理利用当地坡地资源,为今后半干旱地区坡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得出以下结论:(1)10年间,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一直在增加,园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一直在减少,而耕地则先减少后增长;结合驱动因素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园地换茬、土地开发整理和产业引导、气候干旱,维护不到位、社会经济发展是引起坡地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2)城子乡自东向西地势逐渐升高,东部地区坡度小于西部地区;就空间分布来看,0-8°土地主要沿河道滩涂走向分布;8-15°土地主要分布于中部、东部和西部小部分地区;15-25°土地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比较集中;城子乡25°以下土地面积3354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71%。因此,城子乡可供开发利用的坡地资源丰富。(3)城子乡土地质量总体上偏低,地区分布差异较为明显。城子乡一等地8760.96hm2,占总面积的24.47%;二等地8768.23hm2,占总面积的24.49%;三等地10594.49hm2,占总面积的29.59%;四等地5755.3hm2,占总面积的16.08%。就耕地而言,中、高产田主要分布于城子乡——碾坊和城子乡——猴沟头方向的山间平原和河谷阶地之中,土壤条件良好,水源及灌溉设施完善,气候条件相对优越,作物生长情况良好;三、四等地适宜性较差,对农业生产限制性因素较多,土壤质地较差,坡度较大,生产力低下,是城子乡的低等田。就林地而言,一、二等地主要是涉及国家退耕还林实施区域,人工育林和封育措施落实到位,土壤上松下紧,具有很好的保水和保肥性能,林地生长情况较好,多分布于西部和西南部边缘;三、四等宜林地水分条件差,土地贫瘠,林木生长稀疏,坡度较大,林地质量低下。就草地而言,一、二等地主要涉及退耕还草、人工封育、禁牧等区域,人工干预程度较大,水分、土壤条件较好,草地生长情况良好;三、四等地受地形、水分、光照、土质等因素的影响,草地生长条件较差,多分布于荒坡、山地和丘陵等地。
其他文献
为了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新电商背景下,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
稀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我国是世界上稀土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我国国家战略性资源,稀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有重要影响
目的:系统的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提取、体外培养扩增和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方法:用13.5d左右的昆明小鼠胚胎,采用常温消化法制备小鼠胚胎原代成纤维细胞(PMEF),加入专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在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也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社会经济发展,它潜
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在医学应用中实际遇到的有些数据,其因变量虽然是连续的但在某一点上受到了限制或者说被截取(censored)了,而出现其取值不正确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实际
公元627年前后,在蒙古高原一带(东突厥汗国)和黄河流域(唐朝)等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3年左右的气候变冷:公元627—629年前后,东突厥汗国连续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灾,造成空前的大饥荒。原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却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甘孜州水资源现状及综合利用状况入手,结合甘孜州经济社会现状及
以砒砂岩区近几年栽培的中国沙棘为对象,调查了沙棘根系在该区三种主要土壤类型上的分布形态等,经过分析认为:沙棘根系可塑性大、适应环境能力强,今后砒砂岩区应继续大力推广
从各国(地区)政府采购救济机制比较来看,普遍的做法是,根据政府采购行为所处的不同阶段,将其区分为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两种性质,进而,将政府采购争议区分为“招标争议”与“
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是建立起校正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负外部性的经济机制,其主要目的是将企业产生的环境成本内化到自身的成本结构之中,并对企业减轻环境耗损的经营行为实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