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滑轴承润滑状态与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润滑轴承作为舰艇传动系统的一大关键部件,其材料性能直接决定了舰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水润滑轴承的应用已有百年之久,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内舰艇所配备的水润滑轴承仍然依赖进口,同时水润滑轴承自身存在粘-滑现象、易磨损等问题。因此对水润滑轴承粘-滑现象和磨损问题进行研究,进而研制性能更好的新型水润滑传动轴承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水润滑传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开展水润滑轴承材料相关粘-滑现象和摩擦磨损性能等问题研究,在保留水润滑轴承摩擦副力学和运动学基本特性的前提下,将舰艇传动系统中水润滑轴承之间的实际摩擦运动简化为“环-块”摩擦模型,研究不同条件下UHMWPE材料的粘-滑现象与磨损特性。主要采用热混-热压制样工艺,制备Nano-Si C填充改性UHMWPE/橡胶复合材料,利用Mrh-3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与对偶钢环(GCr15)之间的粘-滑现象与摩擦磨损性能。并通过定量分析不同程度水润滑条件对粘-滑现象的影响,从而探究其影响程度,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非接触式光学三维轮廓仪分析表征了磨损表面的变化。理论分析结合试验研究,从微观层面深入探析水润滑轴承材料的粘-滑现象机理和摩擦磨损机理。其主要结论如下:(1)在低速、重载、启停和不同水润滑状态下,纳米填料改性UHMWPE复合材料后其粘-滑现象均有明显改善。由此可知,润滑充分时,增大速度、减小载荷和添加纳米填料可有效改善水润滑轴承的粘-滑现象。(2)水润滑条件不同,UHMWPE复合材料磨损机理也不同。全水工况时,仅发生少许疲劳磨损,当水量降低一半时,逐渐出现黏着磨损;当水量降至四分之一时,黏着磨损更早出现。(3)工况条件和纳米填料对复合材料均有较大影响。当载荷逐渐提升,UHMWPE材料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均逐渐减小;随着纳米填料比例的增加,试样磨损表面的橡胶颗粒脱落情况有效改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显著降低。综上所述,纳米填料可有效改善水润滑轴承的粘-滑现象和摩擦学性能,减小舰艇传动系统的噪声污染,增加轴承的服役寿命,进而提高舰艇的安全性能,对我国舰艇传动系统轴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桥梁老化问题日益突出,桥梁损伤识别和健康监测已经成为未来桥梁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结构振动特性和智能算法等理论的损伤识别方法已经得到很大的进展,但是,桥梁的损伤识别仍然存在很多难点,如实测完备信息获取难度大,环境噪声影响大,结构损伤程度定量分析难等困难。所以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和结构损伤识别现状,结合信息熵,模态应变能和智能算法理论的优势进行了结构损伤定位分析与定量分析,相关研究如下:(1)对传
Co-Al-W高温合金是由L12结构γ′-Co3(Al,W)相强化的新型钴基高温合金,Co-Al-W合金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与抗氧化性能。与镍基高温合金通过反相畴界强化不同,钴基高温合金强化方式是共格强化,其强化相和基体相错配度接近1%,变形能力较差,成为Co-Al-W合金研究的方向之一,B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韧性,Ce元素是较好的晶界强化元素,可以有效提高晶界强度,抑制晶界脆断。本文基于课题组前
目前的公路发展已进入建养并重的阶段,将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沥青路面回收料(Reclaimed Materials from Asphalt Pavement,RMAP)用于基层修复重建,可改善再生材料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基层的开裂大多因其材料特性引起结构损伤,通过在二次利用RMAP的基础上研究冷再生基层技术来提高冷再生基层的使用寿命,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桥梁在交通运输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在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桥梁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对其管理运营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能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想到达让桥梁长期健康的运行下去,对其结构的健康监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在这过程中,利用好监测数据是工程师面临的挑战,对于易得的、能反映出结构整体状态信息的位移影响线来说,成为对桥梁状态快速评定的一种指标,并发展出相应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穿越我国西部盐渍土地区的高速公路逐渐增多。特别是在西北的季节性冻土区,盐渍土的冻胀对路基稳定及安全性的影响较为严重。柳敦高速公路是进出敦煌市的另一条便捷快速通道,该段高速公路左幅道路是在既有道路的基础之上改建,路基下部的防水措施效果较差;右幅道路为新建公路,路基下面的防水措施完备。由于左幅道路处于疏勒河上游,每年疏勒河的季节性生态水会以渗流的方式从左幅向
随着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金属材料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行为受到普遍关注。γ-TiAl合金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行业,但其在纳米尺度下的变形机制尚不清楚。考虑到纳米尺度下微观结构对材料塑性变形和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鉴于宏观实验受条件和成本限制且很难捕捉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因此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晶粒尺寸、孪晶界间距和晶体结构的γ-TiAl合金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同时养护里程也逐年增长,庞大的公路里程给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发展,我国公路事业由“建设为主”转为“建养并重”阶段。因此,研究沥青路面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对我国目前的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及主要特征。基于甘肃省公路历年交通轴载数据和路面使用性能实测数
本文针对黄河提灌工程用大流量离心泵叶轮由钢板组焊成型的特点,提出了在焊接之前轴向切割叶片,平移叶轮前盖板改变离心泵水力性能的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的价值,并对此展开了研究。叶轮作为离心泵最重要的水力元件,工程上多采用切割外径等手段定向改变泵的水力性能,增加产品通用性,降低泵站运营成本,本文平移叶轮前盖板的研究目的与其相对应。分别以MS124、M129、S700-500、M93、HS800-700-7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已成为最重要的物资运输渠道之一。而船舶在行驶过程中,其动力主要用于克服水流对壁面所引起的摩擦阻力。因此开展船舶减阻技术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实现“节能减排”、“绿色船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学者主要通过仿生学对减阻技术进行研究,其中通过对海洋生物链上层,如鲨鱼、海豚、金枪鱼的学习,大多数学者对微沟槽壁面、超疏水涂层壁面、柔性壁面等单因素减阻技术进行了
为响应国家绿色、环保、智能建设号召,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逐年增多,但RAP再利用掺量低、再生效果差仍是目前面临最严峻的挑战。RAP在回收利用过程中性能恢复的好坏,在拌和过程中再生剂与旧沥青间的混溶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提高RAP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本文对不同条件下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的扩散规律及再生效果展开研究,为厂拌热再生中RAP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