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索添加不同辅料条件下畜禽粪便可够被快速、高效处理,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处置以及利用提供参考。本实验以养殖场的新鲜的畜禽粪便为原料,添加稻草、EM菌、发酵剂等辅料,设计8种不同组合T1:畜禽粪便、T2:畜禽粪便+EM菌、T3:畜禽粪便+发酵剂、T4:畜禽粪便+EM菌+发酵剂、T5:畜禽粪便+稻草、T6:畜禽粪便+稻草+EM菌、T7:畜禽粪便+稻草+发酵剂、T8:畜禽粪便+稻草+EM菌+发酵剂,进行发酵处理实验以及Q1~Q8:T1~T8+蚯蚓,进行蚯蚓堆处理实验。其中发酵实验:发酵时间在7、8月份,为期40天,期间每5天取一次样检测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蚯蚓堆处理实验:之后在8种堆肥后的畜禽粪便组合中进行蚯蚓堆处理实验。处理5周,每周取一次样检测蚯蚓堆处理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蚯蚓体变化。1.畜禽粪便的堆肥处理实验:阳离子交换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氮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堆肥发酵后上升,有机质含量、C/N、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堆肥后下降,温度在堆肥过程中先急剧升高之后缓慢减低之后稳定,除了T1、T5组,其它组堆肥均在55℃条件下保持4天以上,含水率在堆肥前10天急剧下降,之后回升,堆肥后pH从酸性变成碱性,脲酶活性在堆肥过程中先上升之后下降最后再上升。通过堆肥实验中各组数据对比发现:(1)T1、T5(T2、T6,T3、T7,T4、T8)对比发现添加稻草有助于发酵;T1、T2、T3(T5、T6、T7)对比发现EM菌和发酵剂能够提高堆肥效果;T2、T3(T6、T7)对比发现添加发酵剂堆肥效果好于EM菌;T3、T4(T7、T8)对比发现添加稻草、EM菌和发酵剂一起处理加快了反映。(2)在堆肥35天左右多组数据出现稳定,表明堆肥效果良好,堆肥温度除了T1、T5组,其它组均达到无害化标准。2.蚯蚓堆处理实验: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在蚯蚓堆处理后明显升高,C/N在处理后降低,有机质含量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蚯蚓体重呈先增加之后平稳趋势,蚓茧数呈先增大再减小趋势。通过蚯蚓堆实验中各组数据对比发现:(1)Q与T对比表明蚯蚓堆处理的效果远远好于单独堆肥处理的效果,蚯蚓堆处理能够加快畜禽粪便处理的进程;(2)在蚯蚓堆处理第3周左右,各组处理的畜禽粪便中由于含有蚓粪及有机物基本可达到资源利用的效果,在处理过程中没有发现苍蝇及其它虫卵,说明达到无害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