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胆囊隆起样病变在自然人群中的检出率已达1%,在临床中已成为一种外科常见病。由于胆囊隆起样病变包含的疾病种类多,手术前明确病变的性质困难,因此如何对待、处理胆囊隆起样病变,何时决定手术治疗都是十分重要、需要慎重作答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胆囊隆起样病变临床病理特点的分析,找出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意义的指标,以探讨胆囊隆起样病变的恶变因素和诊治原则。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和烟台市毓璜顶医院自2000年至2006年间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53例胆囊隆起样病变的病例资料。记录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术前B超检查分析、术后病理分析以及术后病理诊断。根据病理诊断将病例分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资料;并对良性和恶性病变病例间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所获资料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结果553例病例中,男性206例(37.3%),女性347例(62.7%),男、女之比为1:1.7;年龄20~86岁,平均53.35±13.36岁;有症状者487例(88.1%),无症状者66例(11.9%);病程1天~30年。胆囊良性病变共515例(胆固醇息肉361例、单纯腺瘤40例):84.7%的良性ALG直径小于10mm,半数以上的胆固醇息肉为多发;腺瘤多为单发,平均直径为6.0±3.4 mm;良性ALG的发病年龄多为60岁以下,占所有良性ALG病人的83.4%。胆囊恶性病变38例(腺癌37例、腺瘤癌变1例):平均直径为11.2±3.1mm;年龄均大于45岁,60岁以上者占78.9%。结论对于B超提示的胆囊隆起样病变,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病变,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年龄大于60岁、最大径大于10mm以及合并结石的单发息肉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有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者,应综合分析,再决定是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