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碳混合-吸湿对其光学和辐射特性的影响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于大气中的其他气溶胶,黑碳(BC)作为一种吸收类气溶胶,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人为增暖因子,对区域气候和辐射强迫有很大影响。黑碳进入大气中后会进一步与大气中的其他组分混合,与可溶性组分混合后的混合物会变成亲水性气溶胶。而在与其他气溶胶混合-吸湿过程中,黑碳气溶胶的光学和辐射特性相应的变化显著。本文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大气中黑碳真实形状和混合-吸湿增长过程对黑碳气溶胶光学及辐射性质的影响。多球形T矩阵模型可以充分考虑黑碳的非球形聚合体形态,因此本文使用该模型得到准确的非均匀混合的混合黑碳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进一步通过SBDART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对应的辐射特性。考虑黑碳非球形结构的同时,与将黑碳当作球体的“核-壳”模型作比较。结果表明,混合过程中非吸收性气溶胶包裹黑碳时,混合黑碳气溶胶的吸收能力增强,其“棱镜效应”明显。并且该吸收增强随着包裹物散射能力的增强而更显著。此外,被棕碳包裹的黑碳气溶胶在550nm波长下的辐射强迫约为硫酸盐或非吸收性有机碳包裹时的1.5倍。同时,对于混合气溶胶而言,简单的将黑碳看成球体将低估12.5%其在大气中的辐射。吸湿增长过程中,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混合黑碳气溶胶的消光特性显著增强。此外,消光的增强也与包裹物的含量、亲水性有关,硫酸盐的亲水性比非吸收性有机碳(OC)更强,因此硫酸盐包裹的混合黑碳气溶胶消光增强更明显。本研究中包裹物体积分数约占总气溶胶体积的95%,导致黑碳气溶胶的吸收在混合过程中已接近最大值。因此,吸收特性在吸湿增长过程中变化没有消光特性明显。此外,吸湿增长不仅导致在大气层顶(TOA)产生负的辐射强迫(RF),还削弱了原本黑碳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即在大气中引起负的RF)。与将黑碳表示成聚合体的模型相比,当前广泛使用的“核-壳”模型在TOA的RF值与聚合体的结果接近,但是在大气中低估了大约40%由于吸湿性增长产生的RF,还高估了地面和大气中约10%由于内混合产生的RF。由于OC在吸湿过程中吸收减小比硫酸盐明显,OC吸湿增长对大气的降温作用更明显。
其他文献
人体新陈代谢以及相关生命活动的关键基础就是呼吸。呼吸机对于人们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作为一种人工方式代替人自身的通气功能,在实际的应用中对于预防以及治疗一些呼吸衰
研究目标:本文从新三板的兴起、定位、制度设计、现状、问题、发展方向和机制重构等方面出发全方位总结了新三板的发展,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运用制度的经济分析方法,分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胃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胃窦部5例,位于胃大弯
期刊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红叶岭景区中的上万株黄栌在秋季因艳、早、野、近四大特点而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观赏,作为北京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观赏景点,通过改变色彩斑块的配置,运用可视化技术,做出合理的设计,然后使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对设计出的景观效果图进行评判,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色彩斑块的变化对景观质量的影响规律,对提升景区景观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借助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用定
作为5G的核心技术,网络切片能有效解决海量移动设备的接入和多种应用场景并存的挑战。可用性是衡量一个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过低的可用性会导致服务质量严重下降。本文将围绕5G网络切片可用性问题展开研究,并选择极具发展前景的无线光纤宽带接入网(WOBAN)作为网络架构,重点研究“高可用性切片容量问题”和“可用性保证下切片建立问题”。首先,研究基于WOBAN的高可用性切片容量问题。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提出
灰色系统理论是中国学者邓聚龙于1982年创立的,是一种研究“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GM(1,1)模型作为灰色系统理论核心内容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社
目的:恶性肿瘤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威胁最大,且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的疗效均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和免疫逃避
随着现代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在人们感受到汽车所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其所带来的不断增长的交通事故发生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的难题。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