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资助政策企业层面渗透过程的效应偏移现象研究——以风电产业为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政府研发资助投入逐渐提高。由于研发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市场失灵,政府研发资助项目是政府运用国家之手,弥补科技创新市场失灵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政府研发资助也存在失灵现象,我国政府密集出台了近5000种产业创新政策,虽然总体上提高了企业专利申请倾向,但对于单位研发创新产出却没有显著提高作用。以往研究从创新政策的理念定位、挤出效应、作用方向、政策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创新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但是未揭示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实施效果的因素及其关系,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以往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政府-企业”两主体分析框架,没有揭示企业内部不同层面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机差异。  本文突破政策效果研究中的“政府-企业”两主体分析框架,纳入研发团队主体,把“政-企-研”三主体作用关系作为解释创新政策效用的突破口。本文充分考虑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政府-企业-科研团队的三主体贝叶斯博弈模型获得其行为规律。在对其行为均衡分析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对相关推论进行随机试验,并结合二元选择模型对相关推论进行梳理及验证。为验证结论稳健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相关逻辑演绎结论。以风电产业为例,通过对相关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收集和会计处理,综合运用熵权法获得特定综合指数,构建截断回归模型、状态空间模型、二元选择模型以及内生转换模型等方法对相关推论进行逐一实证验证。  本文创新点体现在:(1)理论方面,丰富了宏观创新政策对微观创新主体行为影响研究。本文深入到企业科研团队层面,研究创新政策在“政府-企业-科研团队”三层面的渗透过程,深入讨论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信号扭曲现象,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2)方法方面,为验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运用贝叶斯博弈方法对三者互动行为进行演绎分析,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对博弈结论进行试验验证。(3)实践方面,本文研究表明政策作用点选择是影响政策效用的关键因素,提升对科研团队的有效激励是制定创新政策的核心而非一味增加创新政策的投入量。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巨大的投资机会吸引了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大举进入,本土化的投资机构也纷纷设立,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具活力的风险投资市场。日益完善的资
房地产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业银行又是积聚风险和进行风险交易的主要场所,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自然成为银行业永恒的话题。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给全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企业生产中过度排放废物造成的大气污染、燃烧污染、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等,对人民的健康、生态平衡、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而后进一步演变为一场全球金融海啸。2008年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美林和贝尔斯登被商业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注册为金融控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