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作为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与精神活动,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超越,科学、坚定的信仰是引导人们不断追求崇高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强大内动力。随着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传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受到严峻挑战。集体主义、真善美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时受到个人主义、金钱崇拜、物质主义的冲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创新自我,但又相对依赖、不够成熟。大学阶段不仅是他们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信仰形成的重要时期。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社会价值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情而富有朝气,踏实努力、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他们大多数同学见义勇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是,各种因思想认识问题而衍生的不良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在现实的物质社会里,部分学生往往只重视自我利益,重视“得到”轻视“付出”,对社会信仰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西方盛行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盛行,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对有限资源的激烈争夺使得当代一些大学生更偏重对物质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的主流信仰地位受到严重的考验。信仰危机因此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背景和“90”后大学生特殊的思维和性格特点,指出了大学生个人信仰较强而社会信仰弱化、信仰呈多样化趋势、主流信仰较为积极但同时存在世俗化、利益化等特点,同时通过对大学生信仰危机形成的根源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相链接的对策,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信仰的价值,明确信仰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作用,以及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的协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