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抱朴子外篇》政治和文学思想研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改造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洪,晋朝人,著名的道教学家,又自称“不为纯儒,忝为儒者之末”。 (《抱朴子外篇·自叙》)一生“著述篇章,富于班马”。(《晋书·葛洪本纪》)丰要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抱朴子·外篇》五十卷,“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抱朴子·外篇》的思想,以往的论文总是纠缠于它是儒是道,我作此篇论文不再对此做争论,而是直接取葛洪自述,从葛洪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和发展为研究方向,力图挖掘出葛洪与时俱进的思想倾向,并为我们今天的儒学研究提供借鉴。葛洪外篇的儒家思想不是体现在对儒家经学的解释上,而是运用儒学理论和其他各家他认为合理可行的理论知识来为自己的社会人生理想寻找出路,其实儒家中也有他认为不合时宜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为我们今天的儒学改造课题提供了思路:即在具体的社会形态和现实状况下,如何利用和发展儒学。葛洪的可敬之处一方面在于他作为一个道教学者,并不是一味的钻研在他的方术和炼丹之中,而仍然关心着天下苍生;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半在野的小官员其写书目的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治世才能,所以也不用担心他会曲意迎合政治,而且他自己也说“不忍违情曲笔,错滥真伪,欲令心口相契,顾不愧景,冀知音之在後也”。(《抱朴子外篇·应嘲》)所以此外篇思想的真诚性也是我们必须重视这部子书的原因之一。 本文主要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葛洪的生平;第二部分是《抱朴子》成书时间;第三部分写魏晋期间思想背景;第四部分写《抱朴子外篇》的政治思想,这一部分是从他的君主观、人才观、刑法观,和礼学观等方面展开;第五部分是《抱朴子外篇》的文学思想,从他的文学发展观、文德观、文质观、和文学批评观几方面分别论述。
其他文献
本文对苏童小说的文化心理进行了探讨。文章主体分为两个部分: 上篇把苏童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典型心理过程作为作品解读的线索,深入剖析人物心理和创作心理,对作品中逃亡者
省试诗是唐代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产物,是文化与政治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学样式。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来灌输国家意志,而考生在迎合朝廷需要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
肥胖型人格会导致生理肥胖  肥胖型人格是指能够导致肥胖形成的人格因素。研究表明身体上的肥胖不一定就是暴饮暴食所造成的,心理上的“肥胖”也可导致生理上的肥胖。  譬如,一些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去靠吃东西来发泄,或者暴饮暴食,这种现象多见于女性。还有人因为心理问题常常失眠,而又在失眠的时候容易吃东西,这样长久下去,这些人就很容易长胖。  性格敏感冲动易变胖  最新的研究表明:那些比较冲动的人,具有
很多女性不敢表达自己的心声,特别是“性”声,结果,就把它扭曲变相成无明火、唠叨等负面情绪或状态,男人本身就粗心,往往不会去领会这些不可爱的“性”号,结果更加深彼此感情的裂痕,影响婚姻的品质。所以,你想不冷落太太的心,免得她多心、疑心,平常你就得多用心,甚至多往“歪”处去想想。  暗示一:无名火  太太如果莫名其妙发脾气,东西扔得叮当响,一屁股坐下来地球也会“抖三抖”的话,你就要检讨一下,多久没“麻
中国古代画论借身体范畴来言说理论主张,其本身和古代身体观、身体隐喻、身体美学有千丝万缕联系,探讨画论语言中的身体问题是极富创造力的一项事情。魏晋南北朝至清代是古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