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的改性及其与聚氨酯的复配和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天然材料,在自然界的存在量仅次于纤维素。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相容性、抗菌性、安全性以及成膜性,加强对壳聚糖的改性,并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复配,开发一种绿色环保且性能优良的羊毛防毡缩整理剂和功能材料,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首先,本文采用H2O2-微波复合降解工艺对高分子量的壳聚糖进行改性,探讨了过氧化氢用量和微波处理时间对降解产物粘均分子量、产率、稳定性等的影响,进而优化复合降解工艺参数,确定最佳降解工艺条件,并通过红外测试对降解产物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g壳聚糖在H2O2用量为2ml,微波时间为2min时最理想,降解后的壳聚糖在降低了分子量的同时较好的保持了原有的糖环结构。随着微波时间和过氧化氢用量的增加,壳聚糖分子量逐渐降低,所得产物具有良好的湿态贮藏稳定性,但产物的颜色逐渐加深,产率也逐渐下降。其次,将改性后的壳聚糖与聚氨酯复配,然后进行羊毛防毡缩整理,重点研究了壳聚糖的分子量、聚氨酯用量、壳聚糖与聚氨酯的质量百分比等对复配液的稳定性、均匀性及防毡缩效果的影响。通过羊毛织物的毡缩率、抗菌性以及力学性能等的测试,确定羊毛防毡缩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粘均分子量为3X104的改性壳聚糖与60g/L的聚氨酯复配成质量百分比为4%的复配液,其防毡缩效果最理想,面积毡缩率达1.4%,同时能赋予织物一定的抗菌性。少量较低分子量的改性壳聚糖,通过复配的形式克服了其与聚氨酯相容性差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复配液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聚氨酯的用量,改善了织物手感。最后,利用粘均分子量为3×104的改性壳聚糖与60g/L的聚氨酯形成的不同配比的复配液进行成膜性实验。通过对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热稳定性、亲水性和红外光谱(FTIR)等的测试,研究了壳聚糖用量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聚氨酯难以成膜,烘干成型后表面黏稠,而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则不能成膜。而少量的低分子壳聚糖与聚氨酯的复配,大大增强了二者的成膜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并且增强了膜的亲水性和生物降解性。
其他文献
由于纳米金属材料独特的催化性能和负载金属催化剂应用的广泛性,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催化性能的研究己成为当前催化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溶液燃烧合成技术因具
随着北方鱼种牙鲆在南方养殖的成功,牙鲆仔鱼的长途运输变得越来越普遍,运输产生的胁迫(也称应激)经常导致仔鱼大量死亡。所以本试验以牙鲆为试验动物,研究运输胁迫对其血液
水晶棉纤维是近年来从自然界中探索而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纤维。该纤维是一种天然的中空纤维,纤维的中空度达到90%,纤维光泽好,呈现出水晶的光泽,纤维质地轻盈。水晶棉纤维长度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多药耐药肠球菌的出现逐渐增多,肠球菌现已发展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中,转座子在多药耐药肠球菌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座子是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之后,在现代社会对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愈发重要。我国是一个自由、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国公民必须具备法制观念,而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接受法治教育的主力军,为把高中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在法治方面留下着重的一笔。并且对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更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增强法制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国家法制扩大群众基
概念转变教学研究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概念转变教学研究中迷思概念转变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是指学生受到生活经验或教学不当的影响所形成的对知识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且可能会导致新的迷思概念的产生,因此帮助学生实现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直流电路和自感内容为例研究物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变问题。在直流电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对于资金的依赖十分严重。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单一,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然而在房地产调控持续从严、融资渠道不断收紧的背景下,房企面临着拿地难、销售难、还款难等压力,如何摆脱融资困境成为当前房企的棘手问题。在融资压力剧增以及政策的刻意引导下,资产证券化成为房地产行业融资大热的话题。自从中国金茂发行第一只CMBS(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产品以来,C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阅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选择范围从传统纸质图书扩展到有声读物、电子书等多元化的阅读形态。有声读物这种将文字和声音有机结合在
目的:本研究以胃燥津伤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温针灸结合口服西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糖定量、空腹胰岛素水平等方面的影响,评价温针灸治疗胃燥津伤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将60例胃燥津伤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课题。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二甲双胍片口服加温针灸的治疗方法,二甲双胍片
自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已经得到了 30多年的飞速发展。然而,随着当今社会对智能终端、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行业的需求极具增加,以石墨为主的商业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寻求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为迫切需求。二氧化锡(SnO2)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因其高的理论比容量(782 mAh g-1),地壳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