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光照对两种栎属植物幼苗叶形态与结构性状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变化较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器官,在不同选择压力下已经形成各种适应类型,其结构特征最能体现环境因子的影响或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研究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规律,可以为探索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及制定相应对策的提供基础资料。研究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胁迫的响应始于野外观测,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野外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复杂性越来越满足不了探讨单因子变化的机理研究,因而室内控制实验越来越多地成为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栎属植物是壳斗科植物种类中最多的一大属,在我国约有110种,是重要林木之一。栎属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植物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报道中,已有不少科学家展开了大量相关研究,但关于栎属植物叶性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室内控制实验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栎属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1.)、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h. ex Ledeb.)的实生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和光照变化对其叶片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栓皮栎和蒙古栎种子育苗,以人工气候培养箱为控制环境,设定不同的温度和光照条件,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实生苗进行室内控制实验。实验运用Adobe Photoshop CS3、Image-Pro Plus6.0、SPSS13.0等相关软件分别对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栓皮栎和蒙古栎叶形特征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冰冻切片方法获得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栓皮栎和蒙古栎叶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切片,并通过AM&DSS2.0、MIE3.1等软件观察测量,运用SPSS13.0等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栓皮栎叶片越长、叶片越大;而栓皮栎的叶形特征对光照因子的变化不敏感。光照越强,蒙古栎的叶片越短。栓皮栎叶中脉部位解剖结构中,在栓皮栎叶叶尖和叶中上部位,温度越高,韧皮纤维厚度越大;在栓皮栎叶叶柄部位,温度越高,维管束群厚度越大。而栓皮栎叶叶肉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具有显著差异,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栓皮栎叶叶肉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具有显著差异,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栓皮栎叶韧皮部厚度、叶片上表皮厚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具有显著差异,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栓皮栎叶缘部位解剖结构中,栓皮栎叶叶片上表皮厚度、叶肉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具有显著差异,但变化趋势不明显。蒙古栎叶中脉部位解剖结构中,在蒙古栎叶叶中部,光照越强,叶肉栅栏组织厚度越小。在蒙古栎叶叶柄部位,光照越强,叶片厚度越大。蒙古栎叶叶肉栅栏组织厚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具有显著差异,但变化趋势不明显。
其他文献
重庆市有58个自然保护区,宏观上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但对重庆分布所有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研究不太可能且没有必要,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6个市级自然保护区为主
柑橘属常绿亚热带果树,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酸性土壤上。在我国,柑橘常受到缺镁(Mg)的危害。目前,有关镁胁迫下柑橘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镁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