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创新驱动,取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成果。在经济新常态下,创业成为促进就业和社会发展的一重要途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人才战略。作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为初创企业和人员提供支持平台和知识服务。作为中介孵化器将政府机构、大学、金融机构等外界机构和在孵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复杂集群网络。知识网络也是一种复杂网络,不同于一般的集群知识网络,孵化器内部知识转移能直接反映孵化器的孵化效果和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孵化器建设发展迅速,但孵化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孵化成功率不高,已有较多学者关注到了集群企业知识网络,但孵化器知识网络与普通集群知识网络有一定的差异,传统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不太适用,现有研究鲜少从网络规模和网络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知识转移效果进行研究。本文在复杂网络、社会资本理论和有限理性的基础上,针对孵化器内部知识网络的特点进行深度分析构建了一套孵化器内在孵企业知识转移机制,通过演化仿真分析了规模和在孵企业类型这两个方面的异质性对孵化器内知识转移的影响效果,并对“大而全”和“小而专”的异质孵化器网络类型的知识转移绩效进行评估,以期可以模拟我国不同孵化器在孵化过程中知识转移效果。本文从可观测内外部要素整体网络类型和网络规模两个角度出发,针对孵化器内部知识转移过程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提取孵化器集群企业网络中知识转移行为过程影响因素,并借鉴已有研究理论分析假设孵化器集群网络中在孵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规则,构建孵化器在孵企业间知识转移概念模型。在对复杂社会网络理论以及相关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假定知识关系网络的发展遵循资本优先的原则,节点企业以度和知识两个社会资本实现社会网络的择优增长。基于交换互惠理论,本文赋予两种在孵企业类型不同的知识空间距离,来控制两种类型孵化器关系对象选择的范围;基于有限理性的原则,考虑到随着入孵时间的增长,企业在关系网络选择时理性增加,选择对象视域扩大;考虑到知识适用性及企业间竞争关系,设置了知识转移阈值;在对影响因素和知识转移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孵化器在孵企业间知识转移过程模型。针对异质孵化器如何对在孵企业知识转移效果产生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对不同规模的专业型企业孵化器和综合型企业孵化器中在孵企业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相关参数的设置,并综合考虑到在演化过程中参数的动态变化,利用MatalbR2014a进行仿真实验,通过量化对比研究考察异质孵化网络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仿真演化结果表明:专业型孵化器在初期知识转移效率相对较高,但后期发展较慢;大规模的孵化器相对来说内部知识创新总量较高,但实现快速增长的周期较长;短期来说,“小而专”的孵化器有利于实现在孵企业的知识快速增长;长远来看,“大而全”相对“小而专”的孵化器能从孵化器内获得较多知识支撑,长期发展水平较高。本研究从现实问题出发,在借鉴已有理论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从在孵企业的规模和类型出发探讨对孵化器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孵化器在建设过程中促进在孵企业知识增长的对策及建议,对未来孵化器建设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