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是卫矛科南蛇藤属多年生藤状灌木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丘陵浅山区,是一种开发植物源农药的宝贵资源。苦皮藤的杀虫有效成分为分离得到的一系列β-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类化合物,对害虫具有毒杀、拒食和麻醉作用。我们对苦皮藤的根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分离出更多的β-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为进一步丰富苦皮藤的杀虫化学成分指纹图库和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物质基础。本文首先得到苦皮藤根皮的乙醇提取物,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后采用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经薄层检验和高效液相分离纯化,通过NMR(包括1H NMR, 13C NMR, DEPT,’H-’H COSY, NOESY, HSQC, HMBC)结合文献检索,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H-1)、表儿茶素(H-2)、9(11),12烯3p-齐墩果烷(H-3)、p-谷甾醇(H-4)、Celahin B (H-5)、1β,2p,6a,15-四乙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8p-异丁酰氧基-p-二氢沉香呋喃(H-6、Celastrine A (H-7)、Celahin D (H-8)、1β,2p,6a,8p,15-五乙酰氧基-9p-苯甲酰氧基-p-二氢沉香呋喃(H-9)、苦皮素E(H-10)、苦皮素A(H-11)、Celangulatin C(H-12)、苦皮藤素XIX(H-13)、苦皮素P(H-14)、苦皮素H(H-15)、1p,2β,8α,15-四乙酰氧基-9p-苯甲酰氧基-4a,6α-二羟基-p-二氢沉香呋喃(H-16)、苦皮藤素Ⅲ(H-17)、苦皮素碱B(H-18)、苦皮素J(H-19)、WilforsinineB(H-20)。其中化合物H-6,H-9,H-16,H-18为新化合物;H-5,H-7,H-8,H-20为首次从苦皮藤中分离得到。最后对其中H-5,H-7,H-10,H-15四个化合物进行了NMR数据详细解析与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