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E技术在研究肝病与微量元素关系中的应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量元素是构成人类生命的基础,许多微量元素都参与机体中酶的活动,在人体中的盈亏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肝脏是机体代谢的中心,肝中含有许多代谢酶,易受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中发展过程中,微量元素尤其是铜锌铁的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与病程长短,病情状况密切相关。所以研究微量元素在肝病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对探寻肝病,特别是肝癌的致病机理,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均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技术(PI)(E)测量了30组肝癌及其癌周组织的元素含量,并按肝癌大小对12种元素进行含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与癌周组织相比,肝癌中的Mn,Fe,Co,Zn,Rb等元素显著降低,C1和Ca显著升高(P<0.01),而Cu则没有显著性的变化(P>0.05)。以35mm分界后发现铜元素与肝癌大小存在相关性,在小体积肝癌中铜元素含量高于癌周组织,在大体积肝癌中则相反。元素铜含量结合肝移植和肝切除手术对肝癌大小的标准,提示35mm是肝癌行为从良性转向恶性的转折点。其他11种元素统计上均不显示与肝癌大小存在相关。 中医注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病症进行分型,分型标准相对主观。文中通过测量肝硬化湿热内蕴和气阴两虚两大症型患者以及健康人的指甲微量元素含量,结合聚类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出以多种微量元素作为肝硬化微量元素诊断标准,以及两大肝硬化组之间的参考的分型标准,企望能为中医主观性诊断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近期研究表明,中药在肝病治疗中显示强于西药的有效性。我们制作了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大鼠模型,并以五种常用的中药加以治疗。结果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的微量元素Cu,Zn含量和Zn/Cu比值显著差异,显示了微量元素的“病症晴雨表”作用。而五种中药治疗组的12种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与模型组没有显著区别,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显著,表明五种中药方剂单独使用疗效甚微,可能与药剂的制备方法和是否复合使用有关。
其他文献
甲醇作为最简单的有机一元醇,与其他物质一样具有两面性,既是富氢高效有机燃料,又对人体具有极大危害。本论文首先采用激光Raman光谱方法,对甲醇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结构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投影缀加平面波方法,选用广义梯度近似方法(GGA)中的PBE交换关联函数,应用VASP软件包来进行计算。本文主要研究了第四主族二维纳米材料异质
北京谱仪Ⅲ(BES-Beijing Spectrometer Ⅲ)是运行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Ⅱ)上的一台大型通用探测器。主漂移室(Main Drift Cham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直接转换的功能材料,以之为核心的热电转换装置具有不污染环境,能够有效利用工业余热和可再生能源进行温差发电等优点,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国防及材料表面改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从而被受关注。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需要对其微观参数进行诊断。光谱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可对等离子体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