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我国人多地少,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导致非农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产业结构转移也导致耕地利用效率较低、粗放经营问题严重。耕地集约利用研究有助于摸清现有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及问题,揭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制约因素,为政府部门科学编制规划及制定政策法规提供依据,同时也对区域耕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了包括人均耕地面积等11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用线性加权指数法对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进行了量化,结合GIS和相关统计软件,定量和定性分析了研究区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特征上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根据分析结果,结合SPSS软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2005—2014年间,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从2005年的0.2506上升到2014年的0.7376,10年间上升了0.4870,年均上升4.87%;2005—2014年,贵州省各市(州)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各市(州)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变化趋势均有所差异;(2)空间特征上:贵州省各市(州)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突出,空间变化明显;(3)影响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水平、耕地产出和粮食自给程度、耕地保护程度等;(4)对策建议:加快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土地整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加强执行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