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得之老学思想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mfw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思想史、诠释学的方法,以明代学者朱得之《老子通义》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论述《老子通义》之思想内容,及其老学思想与王阳明哲学思想、与王道、薛惠老学思想的继承与流变。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是学术前史的回顾和研究意义的阐明。第一章,朱得之解老的思想背景。朱得之生活在明代中后期,这一时期,三教合一思潮影响日剧,王学也正在兴起,对朱得之解老背景的分析正是通过这两个方面展开的。第二章,《老子通义》的主要内容。对于《老子通义》的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其一,《老子通义》中的自然思想,这也是朱得之解老的旨趣所在。其二,《老子通义》中的有无思想,“有无”在此处有三个层次的涵义,且几乎贯穿《老子通义》全篇,是朱得之解老的主要线索。其三,为老学正名。朱得之以儒解老,着力于证明孔老不相悖,以融汇孔老,这大概正是朱得之解老的目的所在。第三章,朱得之老学与阳明哲学。此章着力于说明,阳明哲学与老学的高度契合,是朱得之解老的思想之基,而朱得之解老虽以此为基却又与之相异。第四章,从薛惠《老子集解》、王道《老子亿》到朱得之《老子通义》。这一章主要通过对以上三种解老文献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朱得之对于薛王两人思想的继承,通过分析可以明显看到,此二人对其解老影响颇大;其二,朱得之解老思想虽受其影响,但又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朱得之老学思想体系更为系统,其思想一以贯之,另一方面,其对待老子的态度相较而言更为开放和激进,融汇孔老的立场更为鲜明。第五章,朱得之老学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此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朱得之老学思想从意义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大致的总结和评价。
其他文献
佛教从传入中国到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和儒、道一起渗入到百姓苍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强大的中国文化是促成这一过程的外部压力,历代佛僧的艰辛付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先后召开了第一次(1928年5月15日)、第二次(1930年4月15日)和第三次(1939年3月)全国教育会议,修订、通过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和法令,使我国教育的发
迄今为止,同业公会研究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前后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关于抗战时期至共和国初期的研究相对薄弱,且抗战时期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是华东沦陷区及国统区。1938-1956年,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