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的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决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减轻近年来国内突发灾害事件如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2003年的SARS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及2012年北京发生的“7.21”超强暴雨袭击等带来的巨大社会损失,国家越来越重视应急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应急服务体系的完善。在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中,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布局问题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储备库的成本费用和选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效益和国家防灾减灾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与应急物流保障系统的时效性紧密联系。我国于1998年开始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在随后的几年中,国家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库的体系建设,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还明确了物资储备库的新、改、扩建办法。虽然我国目前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已基本建成,但在大型物资储备库布局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储备库分布不科学、缺少有效的选址成本约束以及库存容量不合理等。这些不足已经在近些年的实际应急响应过程中凸现出来,例如,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应急响应过程中,由于西部地区的中央级物资储备库在当时只有两个,分别布局在成都和西安的代储仓库并且相对全国其他八个中央级储备仓库规模较小,所以无论从存储物资量(主要为临时帐篷数量)还是救援距离(储备库与灾区实际路线距离)上都无法快速满足汶川地区的大规模应急需求,最终导致作为主要救援物资的39万顶临时帐篷在震后第10天才从全国中央及直属物资储备库陆续到达受灾地区,据四川救灾中心数据显示,尽管当时已调空全国各大储备库的临时应急帐篷但还是存在80万顶帐篷缺口,许多灾民仍住在公共建筑甚至塑料布下。由于应急救援延迟和救灾物资缺口导致受灾地区人民生命及财产受到的严重影响在前期救援过程中不断扩大,同时也为后期救援增加了难度。因此,研究应急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布局问题对于增加西南地区防灾减灾能力甚至对于当前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都是非常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选址理论的研究现状,在总结已有的代表性选址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几大基本选址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相应的现实应用环境。其次,从应急设施选址决策系统的角度对影响决策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即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分类并针对突发事件下应急设施体系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广义应急物资储备库的物理涵义。再结合应急物资储备库的现实选址特点,明晰了储备库选址的总目标、输入及输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多目标的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决策模型。在构建选址模型的基础之上,文章围绕应急物资储备库多目标选址模型对一类启发式算法即遗传算法进行了基本原理介绍,进而采用两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即NSGA与NSGA-2结合算例并利用matlab2010进行仿真验证,在对比NSGA和NSGA-2解决多目标问题算法效率的基础之上,验证了NSGA-2算法在求解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中的有效性,最后采用NSGA-2算法结合算例对模型进行仿真求解,得到了相应的帕累托非劣解分布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给出了一套选址决策方案,并对决策者的偏好选择提供了相关建议。在论文最后一章中,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我国小微企业由于其经营时间短、经营风险高等因素,融资难仍然是其发展的瓶颈。鉴于此种现状,在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众筹融资模式应用于小微企业的合理
<正> 肝胃不和是指肝木犯胃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其中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十二指肠、肝、胆囊、胰腺、脾等脏器的疾病。临床多只着眼于柴胡疏肝散之类证,殊不
农业是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运作中是我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业互联网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加快农业互联网应
近年来,外来语不断增多。有人认为外来语丰富了日语的词汇,也有学者对外来语的泛滥抱有抵触感。不过,外来语逐渐受到重视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外来语被大量的借用到日语,之后在造
微弧氧化处理因可在铝镁钛锆等阀金属表面获得高硬度,良好的耐蚀性,优异生物相容性,绿色环保等特点的陶瓷层而在表面处理领域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微弧氧化处理是一个相当复杂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资源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态势。数字资源的急剧增长导致有效数据通常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单靠人工或传统查询工具将很难迅速定位所需信息。由于信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费剧增,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尤其是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我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各方
<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于今年2月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并讲话。王沪宁、汪洋、杨晶、杨洁篪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
<正>2014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天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个重大战略的双重机遇,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将作为国家
<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对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全面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