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han85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关五输穴内容的梳理、研究、归纳和总结,深入阐述荥穴的主治特点和色的临床意义,探讨“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的深刻内涵,为进一步研究五输穴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更好地完善针灸理论并指导临床,开拓个人临证诊疗思路,培养知常达变的能力。研究方法:依靠学校及首都各个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及发达的网络查询途径,先借助《中华医典》光盘搜索古籍文献目录,然后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查阅古代医书及文史资料,并采用以下方法:①文献整理:查阅《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太素》、《难经》、《类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古籍,搜集有关“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的内容,加以整理分析,试图说明其理论内涵。②文字溯源:运用古文字研究的方法,查阅《说文》等古籍,阐述“色”“荥”等的文字内涵,来究其本意。③对比分析:将历代医家对于荥穴的用法加以对比,运用分析、归纳、推理、联想等思维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从中探讨“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①五输穴理论认为,荥穴本义原指极小的水,形容十二经脉在此部位气血微流,似萦绕迂回的泉水。故荥穴气血始出而未盛,从阴部渐出阳部,既可以用于泄热,又可以用于补阳;既用于治疗脏病,又可用于治疗外经病。②“色”字本义就是面部气色,后指代神情、神色等。色是脏腑气血之外荣,故观色可知内脏之疾,内脏疾病尚未发作,即可出现色的变化,即“色在病先”。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血,是色的内在物质基础。色变为气血始变而未化,是疾病刚发生于萌芽之时,正可对应于荥穴之气血始出而未盛。③色与荥的联系点就是气血,荥穴是气血始出而未盛,色变是气血始变而未化,从色变到发病,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色者取之荥”中的五输对应五时,井荥输经合各自对应一季,特性分明,理论完善,俨然已经是相当规范化的四时取穴法的认识与用意。虽然《内》《难》对于五时五输的认识相差一季,但这只是因为站在不同的立场,《难经》为刺之正,《内经》为刺之变,同时又体现了五行互藏理论,将五行与脏象密切结合,使“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④多数后世医家对《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变主五输”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此较有研究的当属《黄帝内经太素》和《类经》,而历代关于荥穴的应用绝大多数仅限于《难经》“荥主身热”,也就是说几乎失去了本来荥穴补阳的作用,现代专门有关“病变于色者取之荥”报道不多见,尚有董氏奇穴等新的学说,为经典理论应用于针灸临床带来了新的思路。研究讨论:①既然色是脏腑气血之外荣,由色诊可以在早期进行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有必要深入研究色诊,进一步弄清面诊、掌诊、足诊等诊法规律,只是目前色诊限于某些原因,不容易实现标准化和量化;②将“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的四时针刺与“五变主五输”理论配合“五行互藏”观念,可以扩大逆针灸的主治范围与取穴思路,如考虑应用荥穴来进行美容等等;③由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的解释角度独特,不容易一言以蔽之,再加上“五变主五输”与五行互藏之繁复,导致多数后世医家对此重视程度不够,故有必要追溯经旨本义,同时勤于实践,以临床成果来检验理论,推动理论的完善与进步,然后再进一步指导临床。
其他文献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其内部数据的交换通常需要很高的数据传输速度,传统的PCI并行总线由于传输速度受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RapidIO总线采用点对点包交换技术,具有高宽带,
竞争政策是国家制订、贯彻经济政策和反垄断法实施中面临的一个基础命题。在竞争政策系统中,总是存在剩余立法权和剩余执法权。这一方面要求政策执掌者勤勉、忠信、合理地善
书证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开始运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活跃的状态。至宋朝,书证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基本达到一种顶峰的状态。其种类繁多,作用之大是其他朝代所不
本文是以福建东南沿海的五个城市六个健身品牌的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连锁经营店面为研究的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该地区的商业健身俱乐部
万有引力理论是天体运动的坚实理论基础.运用万有引力理论,能够精确地预言海王星的存在,成功地解释潮汐现象,计算出地球的质量.但万有引力理论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运用
<正> “独创性是版权作品的本质属性”这个命题适用于所有现存的版权制度,但是有关独创性概念的规定性相应于不同的版权制度而有所不同。应把独创性作为界定版权作品的标准时
汉代铜镜类型多样、铸造精良、镜背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汉代铜镜作为一种重要而常见的文化遗物,其背面纹饰和铭文蕴藏着丰富
目的:明确和证实MSCs在辐射诱导胸腺瘤过程中对肿瘤形成的抑制作用,观察和探讨p53启动子甲基化是否是辐射诱导胸腺瘤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MSCs对p53启动子甲基化的保护是否影响了
作为我国东晋时期后秦著名佛学家、佛教翻译家的鸠摩罗什,他从小乘佛教改宗大乘佛教这一重大转变,在其出生地龟兹已经完成,但作为一代文化大家文化观的真正确立,则是在被吕光带往
<正>"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通过思辨性阅读与写作,探索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路径、方法,提升中学生的